kulula沒錢沒勢,想要生扛國際足聯,門兒都沒有。他們只能改廣告,但他們有的是創意,于是新一款廣告設計接踵而來。他們首先收回了第一款廣告,表示說“我們對國際足聯的指證感覺意外,不過我們遵循國際足聯的指導,因為我們知道世界杯的商業管制是極其嚴格的”。這其實又為他們自身做了一次借助世界杯的免費宣傳。
隨后,他們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刊登了一則整頁新廣告,一句斗大的話吸引眼球:“不是明年,不是去年,但是在中間這一年。”——符合國際足聯的相關規定,在舉辦國沒有使用“2010”的字眼。畫面中心是一座橋——也沒有使用南非世界杯的球場形象,雖然橋的造型很像開普敦的Cye.com.cn世界杯球場。畫面上方做了很多高爾夫球基座,卻實際很像vuvuzela大喇叭的玩意兒,還標注道:“絕對絕對是高爾夫球座”。畫面四周環掛的布片,很像南非國旗,是否又違規?但它在旁邊標注道:“多彩海灘毛巾還是旗幟?”畫面下方,還有一個形體動作像是踢球的人,不過光著腳,標注更搞笑:“這是跑步鞋”。
看完這幅廣告,足以讓人捧腹,也有些辛酸的怪異。一個被打扮成全部地球人節日的最大人類集會,在很大程度上被包裝成了一個商品展示會。但世界杯的蛋糕,沒掏錢,沒掏出足夠的錢,誰也別想動。
所以法國商業評論專欄作者科特爾會說:“狙擊營銷這個時髦概念的產生,就來自于體育營銷,尤其是大型賽事經營。”
不過,還有比南非人更逗的笑話。2006年德國世界杯上最有名的狙擊“狙擊營銷”事件,就是“國際足聯讓球迷脫掉褲子”!
當時是荷蘭對科特迪瓦的比賽,一群荷蘭球迷穿著傳統橙色短褲進入賽場,敏銳的國際足聯觀察員發現短褲上印有一個巴伐利亞啤酒的lo-go,立即意識到這和 “國際足聯官方贊助商百威啤酒”直接沖突,于是勒令球迷脫掉這 “狙擊短褲”。果不其然,不少荷蘭球迷只能穿著內褲為球隊加油——幸虧他們還穿了內褲。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個人行為,則不會受此待遇。因為是一群球迷,被認為是有預謀的集體廣告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