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20年的發展,從當初的四川新津縣新良種場到今天的希望集團,他們已成為擁有近百家企業,年銷售收入80多億元的“中國飼料大王”,成為中國新興企業發展的典型代表。 1992年對劉氏兄弟來說意義重大。劉氏兄弟的產業出現第一次分化:老大劉永言向高科技領域進軍;老三陳育新負責現有產業運轉,并且開拓房地產;老四劉永好跟隨二哥到各地發展分公司,建飼料場。 1996年,劉永好組建新希望集團,并于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A股。 1996年,劉永好發起成立民生銀行,并任副董事長。 2000年4月,劉永好收購科訊,正式涉足IT業。 劉永好個人財富已達到290億,近年來在“胡潤百富榜”一直名列前茅。 父子創業撐起一片天地 自計劃經濟時代起,茅理翔就開始在企業工作,做了10年會計、10年推銷員。1985年,茅理翔開始承包慈溪無線電九廠。在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幾位朋友的幫助下,上世紀80年代末,茅理翔開始研究電子打火器,不久,一種新型的電子打火槍問世。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發明的這種電子打火槍開始大量出口,被外商譽為“世界點火槍大王”。 1995年,55歲的茅理翔二次創業,成立方太廚具有限公司。茅理翔任董事長,其妻張招娣任監事會主席,兒子茅忠群任總經理。 2005年方太創業10周年,茅理翔從方太董事長一職退休,轉任集團主席。 經過父子倆 10多年打拼,“方太”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在2007年6月“世界品牌實驗室”頒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方太以 38.62億的品牌價值位列同行業第一。 體制內起步代表 國企改制時取得控制權 汪海退伍后,進入青島橡膠九廠工作,1983年已經干到了青島橡膠九廠的黨委書記,是傳統意義上的一把手。這一年,青島商業部門拒絕銷售工廠已經完成生產的200萬雙解放鞋,橡膠九廠被逼到了絕境上。 在生存的壓力之下,汪海帶著員工走向市場,200萬雙解放鞋被他們裝入行李,走向廣大的鄉村,一個點一個點地“推銷”,這個后來叫做“雙星鞋業”的企業,開始了自己的渠道建設。 1991年,青島雙星運動鞋聯合公司與青島第九橡膠廠聯合成立了雙星集團。集團的核心企業為第九橡膠廠,緊密層級企業為雙星鞋廠、雙星橡膠鞋廠、黃島運動鞋廠、膠南運動鞋廠為代表的8家企業,彼時雙星集團已經擁有成員單位29家,并建立起全國的銷售網絡。 1999年,雙星集團改制成為國有獨資企業,汪海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正是在這一年,雙星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青島雙星國有法人股中的3000萬股實施股權激勵制度。 2002年,雙星名人公司成立,其中國有凈資產為1416萬元。均為雙星集團旗下鞋類業務的主要資產。青島國資辦公室決定,雙星名人的這1416萬元凈資產中,用于股權獎勵400萬元,期股獎勵523萬元,剩余的493萬元由汪海等管理層以自然人的方式現金購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