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周末上來,你肯定能找到我們。”神州租車CEO陸正耀補充說,只要不出差。一個舉動“證實了”周末加班的非偶然性,快到午飯時陸正耀很自然地走到隔壁,去找副總裁錢治亞一起叫外賣。
在我“去”神州租車辦公室的那個周末,其高管團隊剛開完會。
陸正耀說,“在內部會議上,我們說的最多的詞就是 流程優化 。”就是想辦法解決每天實際運營中的具體問題。平日里大家各自忙手里的一攤事,所以周末就聚到一起思考、復盤以及總結。
這一年神州租車在跳躍著“增長”,5月份的車隊規模才4000多輛,這一數據到8月份聯想控股收購時已經躍升至6000多輛;而去年年底前則達到12000輛左右,由此躋身行業第一。此前神州租車宣布將購入6000輛新車。
未來3年,“規模是第一位的”。
這樣的神州租車能否同步提升靈活度?比如其員工從5月份的六七百人加到現在的一千五百人,新員工人數的激增就“很容易影響到整體服務品質”。
但這又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租車業就是個精細活”。更不用說要不要加車、加多少車?怎么做營銷?如何在降價吸引消費者的同時,公司還能有錢賺?
增肥還是增重?
去年11月,神州租車宣布斥資6億元,在年底前采購6000臺運營車輛。這使得其車隊規模一下子沖到12000臺左右。雖然在陸正耀看來,6000臺車的采購量與國外同行相比無疑是小兒科:2009年全美租賃公司的采購量占到汽車銷售量的20%強,也就是說超過200萬輛車。但對神州租車而言,這就像在現有體重上增重一倍,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弄不好是只長肥肉的虛胖。何況其今年上半年還要加車2萬臺。
“我們的全國網絡格局是齊備的。”神州租車副總裁魏東說,現在只是把這6000臺車分散到神州租車位于全國41個城市的各個門店上去。
與此輪加車同步,神州租車還要進一步加密在各個城市的門店數。因為在其追求的理念中,方便緊跟在安全之后:如果要客戶橫跨三四十公里從北京的四惠跑到石景山去取車,“相信沒人愿意用這個服務”。
去年年底其在全國的實體門店數量增加到300家,服務點增加到六七百個。就在那一周,神州租車在北京就有四五家門店開門迎客。
在啟動加車前,神州租車總部要求其各大區經理都提交一份報告:說明所在的大區要加多少車?加車的原因以及車型選擇等等因素也包括在內。
“未來的運營效果如果和他們提交的報告有出入”,神州主管門店的孫副總裁說,這些大區經理將為此承擔責任。這是其內部普遍采用的策略:讓這些大區經理們互相看得見業績,以形成競爭。
“顧客的需求決定我們的供給。”結合總部控制的出租率數據、虛擬車輛流動數據等等,因此此輪6000臺車中“絕大多數都是中低端車”。對華東租賃的收購也是在這條紅線下進行的,因為“僅上海地區就有非常大的客戶群體”,加之華東租賃不僅有汽車租賃拍照、此前的盈利水平也一直不錯。但實際上神州租車此前也已“重兵進駐”上海和廣州,這兩個地區的車隊規模都超過1000臺,甚至門店多過“家門口”的北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