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價值觀
在周鴻祎看來,造成中國互聯網缺乏創新的原因是中國自古以來流行的成功學。
人們看了太多的“我的成功可以復制”的成功學,其實說明中國人比較害怕失敗,崇尚成功,鄙視失敗。所以正因為有這樣一種價值觀,使得中國很多大公司,即使大的公司已經過了溫飽關,已經很掙錢了,市值很高了,但是還是在那兒繼續做一些穩健的操作——看著這些年輕的公司趟路,如果沒趟成,大公司就會很慶幸地說,幸虧我沒進去。如果你趟成了,他們就會沖進來。
盡管周鴻祎跟一些公司的CEO討論過他們“能力更大,責任更大”,他們應該在行業里做一些探索。但是結論是,雖然嘴上大家不承認,但從潛意識里來看,大家是害怕失敗的。而創新一定意味著是做冷門的事情,創新一定意味著去做一個成功率很低的事情,創新意味著一定要能承受失敗。
給周鴻祎啟發的是,網景公司雖然失敗了,但是對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實際上是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它開創了瀏覽器這個市場,有了今天蘋果的瀏覽器,才有了今天你看起來美國不斷被顛覆的互聯網這個行業的發展。而當初利用壟斷消滅網景的那家公司實際上錯過了整個互聯網后來一個15年的發展機會。
但周鴻祎擔心的人們的價值觀里只看一個公司的市值的做法卻依然大行其道,只看一個公司的收入,不太考慮他對這個產業創造的貢獻。 事實上,除了太注重結果的價值觀外,不問手段也是困擾周鴻祎的一個問題。
一位排名第一公司的CEO問很多記者的一個問題是,小公司可以做的業務為什么他們不能做?但在國外,特別在美國,很多大公司當它決定看中一個小公司的業務時,它會采用收購、投資和兼并的方法,通過資本的關系良性地進入這個產業,獲得這個團隊。如果完全做一模一樣抄襲的事情,仰仗已有的壟斷地位可以扼殺很多小公司,卻會被行業恥笑,會被媒體恥笑。但是在中國卻不會。
周鴻祎認為,盡管眾多創新的小公司每一個小公司都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是當這些很多微不足道的力量聯合起來的時候,卻是一個國家產業創新的原動力,因為大公司真的沒有創新的原動力,他們需要安全,只有小公司才需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革命,才能在行業里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