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我們看到現在在上海,據我所知有一些企業在做物聯網的農業示范基地,在做這樣的,您認為這個技術上的革新是不是可以對我們有機農業的可追溯管控流程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參考呢?
王維:應該會有,互聯網的核心是傳感器,有一個RFID標簽,不同環境上,就相當于一個出生證一樣,產品從它的出生到后來進入市場,每一個環節每一步都知道的話,在哪里經過哪家公司的手,中間的過程什么樣子,它會有信息承載。但是一個標簽的成本大概可能需要幾毛錢,同時一個產品,我不知道它的環境設計上是不是需要很多個環境,最終的話對成本還是有一個不可避免的推動的。
張欣:像朱總這樣比較小一點的成長性的公司,能不能接受這樣的方式呢?
王維:我認為這跟大小關系不大,他如果想做一個小而美的產業鏈,中間我只針對一部分高端人群,我做成示范效應,我就可以做。往往這部分人群可支付能力更強,可供選擇利潤率更高。
張欣:他的觀點,您希望朱總在其他的一些產業鏈上去拓展自己嗎?還是您希望說朱總現在就他的主業。
楊勇強(中盛投資合伙人):假設我是朱總的話,我肯定不會去做其他的產業的,因為農業朱總現在已經做得很全了,你要租地,你要讓土地及種植環境要變成有機的,你要種菜,你要種你要賣,多長一個產業鏈,剛才王總其實也提到了,產業鏈已經夠長的了,我現在已經夠忙的了,我覺得就把這樣一件事情你要能夠做得更大,能做到更廣的面積上去,能除了服務北京人民之外還能服務香港人民,還能服務上海人民,更多的人,我相信這個產業一定是非常非常值得標榜的。
王維:應該說我們很多觀點是有相通的東西,比如說關于產業鏈,其實無論是“好想你”“福建圣農”這些企業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把產業鏈做長,我需要從源頭處把這些產品弄清楚,保證消費者入口的所有食品都是有它的LOGO,有它的商標和它的商業信用在里面。這樣的企業最終會形成市場的附加值,客戶愿意支付額外的溢價,但是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因為大家建立信任需要時間。我們可以對很多國標的產品沒有建立那么強的信任,但是可以對某一個企業的商標有這樣的信任,這個需要時間,需要您專心地做這個產業,做足夠大的投入和足夠長的時間,我相信最終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果。
張欣:因為據我所知,在中國的有機農業的企業確實有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在三位看來,資本能不能有效地推進農業實現升級?
吳沁(中鼎投資執行總裁):我覺得資本進入對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是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問題是資本是在什么樣的引導下進入的,而且我覺得中國人自古有一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剛才也談到,我們現在農民的狀況還有眼下我們這個社會結構的一些變化,怎么樣去保證后續的農業的發展和發達,就是資本進來它也是要看到一個有基礎的層面的,現在市場上雖然做這種農業的公司很多,或者有機的農業公司也很多,但是可能資本的青睞度還是有限制的,因為它畢竟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的,還需要一個人,還有科技相結合的,還有一個政策的輔助的,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一個結構。前景我是看好的,但是每一步可能會走得比其他的行業要稍微得慢一點。
張欣:就需要內因的打磨,需要把自己能夠做得更強,能夠需要不斷地武裝自己,同時又需要外力的借助,需要政策的支持,楊總。
楊勇強(:資本不是救世主,資本只是助推器。資本和產業是一種互為共生的關系,資本進入農業行業,其實農業很多年還是受保護的領域,比如說糧食流通等等完全是受保護的。所以我覺得資本絕對不是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就要讓我們的產業繁榮起來,讓我們類似朱總這樣的公司能夠一個一個做大,每個公司能夠在社會農業大分工背景下司職做好自己該做的那一環節。可惜的是,我們的朱總不僅要種東西,還要養東西,種完東西養完東西還不夠,除了賣之外,我要再做深加工。如果是我們的農業政策的制定者看到這樣一個片子的話,像朱總這樣一個人,他忙得過來嗎?如果他能忙得過來,他在一個地方忙得過來嗎?他在兩個地方能忙得過來嗎?如果還能的話,那我們的政策是不是在有些方面是不是能給朱總這樣的公司去做一些疏導呢?所以我覺得要讓中國的農業繁榮,要讓我們的假貨消失,我們一定要在農業體系制定非常嚴格的溯源政策和追查政策,要像消滅四害一樣幫我們在農業關系到我們每一個老百姓身心健康的東西徹底消滅掉。商務部關于產品溯源問題已經有相應的政策和相應類似做溯源的公司在做了。比如酒行業、比如牛奶行業等等所有入口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個產業真的要繁榮還是制度,我覺得我們農業在很多很多地方要改革,如果這些問題不直面去改革,我相信未來更多的假貨還會出現,我們除了瘦肉精之外、三聚氰氨之外,我們某一天冷不丁又出現一個蘇丹紅,又出現一個AB事件,我相信我們的中國現在發展了三十年,我相信老百姓實際已經經受不住下一個了。所以我覺得制度作為有形的手和產業及資本作為無形的手要共同起作用,我們的農業才有明天。
張欣:需要配套機制,也需要更有效的對接。王總您怎么看?剛才我也提到了現在很多大的巨頭也紛紛進入到有機農業的領域了,您認為像朱總這種公司在這個市場空間里有沒有機會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