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可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如是說。
這是一個五音不全也能成為歌星的“眼球注意力”時代,“蘿卜哥”事件的發生并不稀奇。2011年在中國歷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管廣東小悅悅事件,還是掀起中國慈善業“改革序幕功臣”的郭美美事件,在歲末年尾發生黃河之濱鄭州的“蘿卜哥”事件,再一次引起公眾對于社會道德的思索。也許“蘿卜哥”事件本身只是湖面風吹過后的漣漪,很快就會被碎片化的信息湮滅。但是,如果從市場營銷角度來剖析此事件,整個過程嚴絲縝密,各種策略戰術更是可圈可點,堪稱一次經典案例。
從蘿卜到紅薯,免費商業模式的精彩演繹 純樸憨厚的河南農民韓紅剛,在鄭州北郊的黃河灘區承包了87畝土地。本來收獲的季節,幾分錢一斤的蘿卜讓老韓頗為傷感,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出售,再加上物流等其他成本很有可能還會賠錢。與其爛掉在地里,不如贈送農民工子弟學校、福利院、軍隊、民警等有公共餐廳等單位,于是老韓大膽決定----蘿卜免費送!
11月24日韓紅剛通過河南媒體記者到黃河灘采訪,發出免費送蘿卜的消息。11月25日 《40萬斤蘿卜白送 要的來拉》媒體報道了這個消息。萬余市民蜂擁而至,40萬斤蘿卜兩天被一掃而光,地里套種的紅薯還被順帶挖走2萬斤,旁邊的兩畝菠菜也被拔得僅剩三分之一,直接經濟損失達五六萬元。韓紅剛的遭遇被媒體披露,一夜間,他成了備受社會關注的“蘿卜哥”。
蘿卜被拔光,地里一片狼藉。《誰讓“蘿卜哥”成了“傷心哥”》在媒體 上進行了報道。“蘿卜哥”事件被全國媒體廣泛關注,此事件引發了對于大眾道德層面的反思。緊接著,蘿卜哥30多萬斤紅薯嚴重積壓的消息再次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有人倡議為蘿卜哥滯銷的紅薯廣開銷路。
11月29日,蘿卜哥上午10時在新浪開通微博,其厚道的性格和心態感染眾多網友,鄭州威尼斯水城小區業主群版主發帖邀請蘿卜哥周六進社區賣滯銷的紅薯,許多熱心市民與一些商家開始積極熱心的購買蘿卜哥的紅薯。短短半個月內,韓紅剛先憂后喜,在廣大熱心市民及網友的幫助下蘿卜哥滯銷的紅薯一再告馨。從滯銷的蘿卜到暢銷的紅薯,有人說這是韓紅剛的質樸真情觸動了大眾,還有人說這也是老子“將欲取之,必故與之”大智慧的具象表現。這種感性的認知觀點在道德滑坡的今天贏得了關注。
從營銷傳播上,如果缺乏前期免費的蘿卜吸收大量的客戶,大眾根本不認識韓紅剛,那么就不可能有后面持幣搶購紅薯的現象。蘿卜哥事件其實質就是“免費營銷模式”,免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用免費的產品與服務去吸引用戶,然后再用增值服務或者其他產品收費。從市場營銷觀點分析,在蘿卜哥事件中,蘿卜是品牌商(韓紅剛)提供的一個免費的基礎產品,當目標客群享受到了良好的消費體驗,客戶基于前期的消費體驗,想得到更好的體驗,那么免費蘿卜的升級版-紅薯,就是其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
顯然,免費的(蘿卜)產品與收費產品(紅薯)存在著弱勢聯動關系,開始并不具有強勢贏利的能力,隨著韓紅剛以優異的免費服務為自己贏得了人氣、使用習慣與品牌聲譽,在這種優勢的帶動下,在推出其收費項目時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同一類消費人群)優勢,因為消費者已經喜歡上了韓紅剛的產品。互聯網時代的免費成功案例更是比比皆是,谷歌Google通過免費模式抗衡微軟,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巨頭;盛大與巨人在網游開創免費模式,將行業規模激增了10倍以上;網易通過免費干掉了老牌勁敵263;360拉起永久徹底免費的大旗橫掃殺毒行業;動物兇猛企鵝-騰訊通過免費商業模式,讓行業所有的對手眼紅、嫉妒、恨!
免費商業模式三種基本表現形式:
1、免費產品—形成品牌---收費產品,超市里的試吃與美容院的試用莫不如此,蘿卜哥事件屬于這個模塊。 2、免費—干掉競品--增值服務收費,谷歌、巨人、騰訊、360玩的是這個招。
3、整合資源、異業聯盟、第三方付費;打火機免費送酒店顧客,酒店付費購買印有廣告的打火機,這里火機對于顧客不是商品,而是廣告載體,直接商品屬性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蘿卜哥免費模式的營銷啟示。假如商業模式無法聚集類似的人氣,千萬不要啟動免費策略。免費商業模式最終是靠強勢產品或者增值服務實現贏利,其前提是必須用免費的手段吸收相當一部分弱勢群體,逼迫收費項目的客戶來購買強勢的產品,最終形成弱勢聯動關系。當然,這種商業模式也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免費產品仍然具有獨立存在的(蘿卜)價值,客戶完全可以不買收費產品。如何解決客戶在得到免費產品后(蘿卜)進而購買收費的(紅薯)產品,這時就需要品牌了。
“蘿卜哥”品牌性格的塑造,獨特決定不同 奧格威說“最終決定市場地位是品牌性格不同,而不是產品間微不足道的差異”。從11月24號到12月7號,“蘿卜哥”在百度搜索詞量達到了23萬條,引起了騰訊、新華網、鳳凰網、新浪等多家一線門戶網站的轉載與報道,同時人民日報、燕京報、大河報等傳統的媒體也紛紛評論。一時間街頭巷尾蘿卜哥成了人們的話題,在公眾心智當中都烙下了獨特的印記。
雖然“蘿卜哥”紅了,可是其他農民的紅薯并沒有搭上這順風車。同樣的產品紅薯、同樣優惠價格、同樣是賣方農民,為什么其他農民照樣滯銷呢?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蘿卜哥韓紅剛本人成為了大家認可的品牌,博取了大家的認同,進而產生了市場交易。在傳播碎片化時代,任何具有傳播價值的消息都會被無限放大,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
大量的媒體報道,這種傳播讓公眾對蘿卜哥賦予一種重新的定義,形成了區別于其他“蘿卜叔、蘿卜妹”的獨特品牌性格。在同質化的產品面前,蘿卜哥的品牌優勢盡顯無疑,這也使得的他在與其他蘿卜商競爭時具有了一邊倒的品牌優勢。至于,別的菜農直接委托蘿卜哥銷售他們一樣的“糾結”,則是自然地結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