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日本最大的電商——樂天宣布將于5月底關閉與百度合資開設的“樂酷天”網絡商城,這預示著樂天在進軍中國市場中遭遇滑鐵盧。有分析稱,樂天之所以兵敗中國,原因在于中國電商行業競爭過于激烈。
筆者認為,這一分析不無道理。有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在線交易額近8萬億元,但這也僅占中國社會零售品總額的約3%。在基礎市場不完善的前提下,中國的電子商務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截至2011年底,中國電商廠家已突破15萬家,競爭日益激烈。但樂酷天的失敗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值得總結反思。
業內人士透露,樂酷天從成立至今,百度和樂天的合作并不愉快,樂酷天也一直處于經營不佳和高層變動等負面消息中。2010年成立時,百度和樂天聯合注資5000萬美金,雙方各持股49%、51%。其商務模式基本上是照搬樂天在日本的做法,即從商家直接收取入駐與資訊服務費用、廣告費用及增值服務費等。
在京東、淘寶、凡客等本土電商異軍突起之下,樂酷天的市場表現一直差強人意,成立僅兩年就已虧損1億多元。但相對其他電商而言,這并不算多。實際上,樂天和百度的實力均很強,樂酷天之所以敗退中國原因并不在于資金面,關鍵在于樂天在本土化過程中出現了管理摩擦,而且樂天方面認為電商不應中國那樣的打法,在市場策略趨于保守。
剛成立時,樂天就宣布任命中村晃一出任樂酷天兼中國樂天總裁,他剛上任就宣稱,會從日本帶一部分管理層過來。有知情人士稱,樂天太過強勢,不僅樂酷天管理層基本上是日本人,還一口氣派出10名總監,這些人對中國市場并不了解,而且日方管理權重太大,管理鏈條過長,致使本地化權限受限,剛愎自用的態度讓百度很無奈。除樂酷天CMO為百度代表外,CEO、COO、CTO等管理層均為樂天代表。百度和樂天在爭奪控制權上貌合神離,嚴重的內耗影響了平臺運營質量。
樂天的這些做法很符合日系企業一貫的作風,在汽車、電器等傳統行業,日系在全球擴張過程中,這樣的作風屢見不鮮。在這些傳統領域,日系尚存在很大的競爭優勢,這樣的作風或許尚能勉力維持,但在電商、互聯網等新興領域,顯然已不合時宜。據報道稱,中村晃一上任不到兩個月,百度就將公司內部專門負責樂天項目的任旭陽(百度市場及商務拓展副總裁)調至美國脫產學習,樂酷天從此失去在百度內部的強有力的支持。
去年年底以來,雙方矛盾日益加深,樂天開始單獨經營樂酷天,改版后也不再彰顯與百度的關聯性,TITLE由原來“百度樂天”變成“樂酷天商城-日本NO.1的網購商城”,LOGO也去掉百度字樣,在進行支付時百付寶從支付頁面消失。
百度方面則選擇徹底撤出,停止對樂酷天的資源和流量支持,這一打擊是致命的。從Alexa排名來看,樂酷天排名嚴重下降,從去年底5000多位一路跌至近10萬位,從樂酷天撤離的商家稱,已很難從樂酷天獲得流量支持,這基本上終結了樂酷天在中國發展的可能。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在接受筆者專訪時稱,“日本是聚寶盆,但依靠自身力量已沒什么希望,僅靠日本國內市場,十年、十五年后,企業就可能走向死亡。中國市場是最好的救命稻草,但日本企業對中國本土不了解,需要找一個對接或平臺”。在此,筆者想補充一句,日系企業在尋找對接平臺時,如果缺乏開放的心態,恐怕只會走得踉踉蹌蹌,這也正是樂酷天敗退中國案例的意義所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