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覺得歐洲風險大,美國風險也大,大家沒有選擇,這就是為什么世界上其他國家需要中國來平衡他們的投資。
中國也需要發展自己的市場,2011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萬多億美元,回報則非常低,只有0.5%,這些錢更應該投在收益更高的債券方面,而且若是以人民幣為單位的話,也就不存在外匯風險的擔心了。
問: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已與上海浦東新區政府簽一份協議,現在也在同上海市政府談兩國企業上市合作,合作具體細節是怎樣的?雙方的合作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何幫助?
Saidi:我們與中國簽訂了幾個協議和備忘錄,一個是與成都,還有上海浦東,這些都是合作協議,合作包括:
第一,鼓勵上海企業到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建立他們分支機構,主要是銀行、金融機構,還有就是中國的跨國企業將區域總部放在迪拜。因為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是一個自由貿易區,現在世界排名前18的金融機構,其中16家都已經在迪拜設立了機構,迪拜國際金融中心一共有340個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國銀行和金融機構能來。
第二,培訓和實習項目。比如上海金融業人士到迪拜工作一段時間,迪拜的到上海工作一段時間。
第三,兩地企業能夠進入對方交易所上市,上海的企業到迪拜上市,迪拜、阿聯酋還有GCC(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的能到上海交易所國際板上市。
第四,舉辦一些研討會和會議,使彼此更好地了解對方市場。
還有支付系統的一些合作,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現在還沒有人民幣支付系統,但我們美元和歐元的支付系統很容易把人民幣放進來。
中國銀行對此非常感興趣,如果人民幣清算業務做起來的話,所有銀行都要開設人民幣賬戶,這意味著規模一下子會增大。我們預計,從現在到2015年,中東地區和中國貿易的規模將會達到3000-3500億美元,這么多貿易都可以從這個支付系統里走。
我們現在也與上海市、北京市談,其中和上海協議的文本已經交換過,希望接下來幾個月之內就能把它敲定。
我們三個方面可供上海借鑒:一是法律和監管,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法律監管是國際性的;二是強有力的監管者,迪拜金融中心對市場、金融機構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三是開放性,允許國外公司進來設立機構。
問:現在上海也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你認為上海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能夠起到什么樣的角色?
Saidi:上海必須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上海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話,上海必須對外國的銀行、外國的金融機構、外國的PE敞開大門,允許他們在上海建立他們的機構,讓他們進來幫助建立本地人民幣債券市場,因為他們有很多經驗。
最重要的就是,接下來幾十年時間都是中國向其他國家輸出資本的幾十年,資本怎么輸出?
第一種形式是對外直接投資,還有就是中國的企業走出國門,在其他國家設立分支機構,也可以買其他市場的證券,不管是政府的還是公司的債券。但更有意思的則是,讓外國政府以及外國的企業公司在中國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如果他們期望得到人民幣流動性,他們可以通過到上海上市這種方式獲得人民幣。
這整個過程對中國來說也發展了人民幣資本市場,也是人民幣向外走出的一個過程,對我們來說則是一個投資多元化的機會。
問:現在香港、新加坡、東京都在建人民幣的離岸市場,迪拜的優勢在哪里?
Saidi:迪拜的優勢在于它的時區,正好在美國、歐洲、亞洲中間。香港、新加坡和東京相互競爭,但是我們不會和它們競爭。
倫敦說要做人民幣清算中心,但我們走得比他們快。我們設備都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就緒,馬上可以開始。
記者點評:人民幣國際化自然增加人民幣在國際間的流動,有可能削弱央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從而給宏觀調控增加難度,也會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
但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以及出口回升依然被看好,因順差所致外匯儲備增多的格局或難以一時改變。因此人民幣國際化,降低本國貿易和投資的匯率風險、促進人民幣計價債券等金融市場發展之外,亦利于解決當前匯率兩難的困境。就如Saidi所言,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是世界的需要,也是中國自身的需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