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人想起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迷狂。法國人喜歡提出一些民粹的抽象目標,如民主、公正、自由,然后奮不顧身地投入政治抗爭,結果使這個國家陷入長期的動蕩。1793年,法國大革命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瘋狂而盲目地飛奔起來,幾乎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它狂亂的鐵蹄。當時的政治家羅蘭夫人于1793年11月8日被送上斷頭臺。臨刑前,她走過自由神像,留下了一句震懾后人的名言:“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在當今公司深刻的危機面前,中國公司正在擯棄那些數字精英管理的工具,而積極探索卓有成效的解決路徑:
任正非發出了“讓聽到炮聲的人呼喚炮火”的吶喊,并開始強化一線決策團隊的建設;張瑞敏提出建立倒三角體制,在海爾建立了一個個自主經濟體;李東生在危急關頭,大膽實施無邊界集中,形成一種新的管理范式;柳傳志則發現,一個企業里到底有沒有主人,是一個企業能否辦好的第一重要因素,主人以身Cye作則,是激勵團隊提高績效的唯一途徑;聶圣哲在建構一種系統的力量,力圖最大限度遏制牛哄哄的官僚氣,以釋放每一個人的創造激情。
“現在,立刻,催生現場解決問題的地頭力”,逐漸成了中國公司共同的呼聲。當今解決問題最重要的范式,是每個人生命意識和責任意識的覺醒。盲目采取休克療法的管理變革,會使問題變得更糟糕。地頭力的著重點在于,與現有體制和諧共處,回歸原初,重點放在每個人存在意識的覺醒。一種個體生命意識覺醒了,生命意圖或使命意識也就被喚醒了,一種承當和一種責任意識也就跟著落地。無論在什么體制中,這些都是魂魄。
無論世界經濟戰爭的合圍多么強勢,只要中國企業人回歸自己生生不息的根:放松、專注、開放、流動和覺知,定下心來,堅持做好每一件事,專注于一個個業務現場的創造,就沒有什么力量可以遏制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力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