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度
容忍失敗 允許適度浪費
對于如何應對產品研發失敗問題,馬化騰認為,要容忍失敗,允許適度的浪費,即在資源許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兩個團隊同時研發一款產品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微信的開發,在騰訊內部,先后有幾個團隊都在同時研發基于手機的通訊軟件,每個團隊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方式都不一樣,最后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戶的青睞。
“這是資源的浪費嗎?我認為不是,沒有競爭就意味著創新的死亡。即使最后有的團隊在競爭中失敗,但它依然是激發成功者靈感的源泉,可以把它理解為‘內部試錯’。”馬化騰說,并非所有的系統冗余都是浪費,不嘗試失敗就沒有成功。
進化度
打破僵化 構建生物型組織
馬化騰認為,進化度就是一個企業的文化、DNA、組織方式是否具有自主進化、自主生長、自我修復、自我凈化的能力。例如柯達,這家膠片影像業的巨頭也是數碼相機的發明者,這個發明掘了膠片影像業墳墓、讓眾多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卻被柯達自己束之高閣。其原因就是組織僵化造成的。在傳統機械型組織里,一個“異端”的創新,很難獲得足夠的創業網Cye資源和支持,甚至會因為與組織過去的戰略、優勢相沖突而被排斥。要想改變上述僵化,唯有構建一個新的組織型態,如生物型組織,這種組織外界看起來似乎是混亂和失控,其實是組織在自然生長進化,在尋找創新。那些所謂的失敗和浪費,也是復雜系統進化過程中必須的生物多樣性。
馬化騰還認為,在靈活度方面,敏捷企業、快速迭代產品的關鍵是主動變化,主動變化比應變能力更重要;在開放協作度方面,最大程度地擴展協作,互聯網很多惡性競爭都可以轉向協作型創新;在創新度方面,創新并非刻意為之,而是充滿可能性、多樣性的生物型組織的必然產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