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快時尚品牌正陷入大代理商模式所帶來的困境。
所謂大代理商模式,指的是一個大型代理商掌握著某個品牌在一個省或者幾個省的代理權。據了解,目前我國90%以上的時尚品牌都采取大代理商的模式進行渠道拓展。在品牌商成立之初,大代理商模式為其開拓市場,快速發展節省了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然而,這種模式的弊端也日益顯現:大代理商劃片而治,致使產品價格混亂以及區域內經銷商在政策上并不平等,從而使快時尚品牌的持續發展陷入困境。
8月,中國經濟依舊處于下行階段。國內大部分地區還沒有迎來秋季,商場中的秋季新品已開始8折優惠。與此同時,各大服裝品牌清理庫存的大戰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
品牌商忽然在這個時候明白了一個道理:大代理商只能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無論是打折、清庫存還是下訂單,大代理商都沒有自己的直營店更“聽話”。
大代理商先求自保
2012年7月,中國CPI 指數預計跌破2%,創下30個月以來新低。其中,衣著類價格同比上漲3%左右,服裝類價格同比上漲也約等于3%。
如此低速的價格增長,與兩年前服裝價格的“突飛猛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很多品牌都在清理庫存,以回收現金。”美特斯邦威內部某高層人士向記者透露。
不久前,美特斯邦威爆出凈資產大約為32億元人民幣,但其中一半都是倉庫里已經過季的服裝。
事實上,由于上半年銷售下滑,很多品牌都面臨著類似的局面。服裝品牌以及大型代理商開始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大量庫存已明顯阻礙了現金的流動。
“一旦上半年出現庫存,在下半年的訂貨會上,大代理商就會采取保守的策略,減少訂貨,或者取消訂單。”上述美邦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大代理商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則是大代理商對風險的考慮加大。”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90%以上的時尚品牌采取的是代理商的模式進行渠道拓展,代理商的積極性決定了品牌商下半年的境遇。
數據顯示:在5月份結束的服飾訂貨會上,森馬的訂貨量只維持在個位數增長。森馬服飾發布中報業績修正公告,預計2012年前6個月實現盈利2.41億~2.84億元,同比下降35%~45%。
記者了解到:森馬品牌從成立之初就采取代理制模式。通過代理模式,品牌放權給代理商,利用代理商發展渠道,從而為品牌商在初期的市場開拓節省了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
然而現在,當品牌商出現困境時,大代理商也很難支援。作為某時尚消費品牌的大代理商,劉冰目前正面臨著品牌商的“折磨”。他說:“總部讓我們執行年初的訂單,但是現在銷售并不好,我不可能繼續壓資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