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經過充分的調研和論證之后,設計了如下方式:
1,發行酒店會員卡。
2,每張會員卡定價一萬元。
3,用戶憑借會員卡可以享受酒店會所所有服務八折優惠,并享受酒店會所年底分紅等。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要這樣做?1,可以吸引更多用戶2,可以穩定固定消費群體3,可以刺激關聯消費等。
同樣的道理,這也是一次將“術”升級為“道”的商業層級變化。通過將用戶人群進行重新定義,將目標用戶群變成生意的共同經營者,合作者,激活用戶群體的參與意識,并有效的將用戶轉化為合理現金流,將所有風險進行平攤。用利益(心理學上的“鳥籠效應”)驅動用戶做自我正量循環,所以就容易形成可持 續營收的規模效應。
三、重新定義產品來改變項目
重新定義產品去改變項目這種案例,在珠三角地區非常的常見。其關鍵點在于,你希望賦予你的產品什么屬性。不同的屬性決定了你的產品銷售情況的好 與壞。日本大眾成衣品牌UNIQLO由FAST RETAILING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從表面上來看,UNIQLO產品欠缺一些設計感和時尚元素,其款式都是一些基本款式,只是Cye顏色極其豐富。其原因在 于,品牌想要訴求一種不同以往的“服飾以人為本”的理念。UNIQLO總經理柳井正曾說:“個性不在于服裝,而是取決于穿衣服的人。服裝如果太有個性,反 而很難穿著得體。所以,我希望把服裝作為一種基本要素來生產。”UNIQLO強調的不是由自己生產出“個性”,而是由穿衣者自己進行自由搭配,塑造自己的 個性服飾。
同樣的案例還包括美特斯邦威。美特斯邦威的廣告詞是:不走尋常路。美特斯邦威通過獨特,有個性的產品訴求給用戶傳遞了一種生活或者價值理念,在 這個時候,服裝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穿在身上的附屬品了,而是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美特斯邦威就是通過對產品進行合理而精準的訴求,獲得了大批的擁躉,獲得了商業運作上的極度成功。
四、重新定義營銷來改變項目運作
最近在操作一個項目,是做保健品的。不過做法很特殊。最開始的定位是做門戶,通過做門戶引來流量最后達到促銷的目的。事實上這樣做是沒有什么賣 點和差異化的。筆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論證,改變他們的定位為:一個服務平臺。通過不斷的宣傳推廣其平臺服務理念,結合線下的用戶消化機構去匯集人氣,最后實現用服務帶動銷售的目的。
但問題的關鍵點就在于:如何將線下的人氣和線上的網絡進行有效的連接?筆者在研究了該公司的特點和所能夠依托的資源基礎之上,創造性的提出幾點:
1,無論用戶在線下購買該品類任何物品,都可以通過物品的二維碼或者產品編碼登陸網站,在網站上獲得一定數額現金。
2,無論用戶在線上做了什么動作,都可以到該網站去兌換一定現金到線下直接消費等。
筆者通過將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運用,完整的實現了將人性本質和商業進行捆綁,實現了商業之道的回歸,同時也實現了導萬流之水為我所用的目的。就是這樣的營銷重新定義,整個項目的境界完全超越了其他項目,可以這樣說,做好這個項目任何一步,都是可以保證這個項目做大的。
結語:
至于項目的品牌運作就暫時不說吧。筆者所想要表達的是,任何項目都是可以通過重新定義的方式進行項目境界提升和“術和道”的轉化。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將你的項目打造得超越淘寶或者京東,只要你愿意,僅此而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