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德魯克回答了一家公司為什么會“高效”?他提出了五個標準:
有效產出是衡量一家公司最基本的底線標準。如果一家公司聚焦于為客戶創造價值,那么,這家公司的人際關系就會建立在客戶價值的基礎上,也就會出現對事不對人的文化。反過來當經營公司不是為了創造客戶價值,而是為了既得利益者的權力、地位與聲望,那么,一家公司無論多大,無論多優秀,平庸的種子就已經種下。
管理者的時間在哪里,公司的戰略就在哪里。管理者的時間安排,反映了管理者在行為、人際關系和工作重心上的習慣。從時間安排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家公司是平庸還是優秀,德魯克強調說,優秀公司的時間主要花在外部,為客戶創造價值上,而平庸的公司的時間,都花在內部你搞我、我搞你的人際關系與組織內耗上。
不要把人當成本,要當成投資。所有的有效產出,都是由員工的優點創造的,這就意味著,發現每個人的優點,就等于發現了公司創造優秀績效的機會。所以,優秀的公司用人所長,而平庸的公司用人所短,用人所長的是投資,用人所短自然就成了成本。在每一家平庸的公司,你都會看到領導者把時間花到如何克服每個人的缺點上,而在每一家優秀的公司,你看到的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聚焦專注,把重要的事情先做,一次只做一件事。優秀的公司懂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缺點也是難以克服的,所以,優秀公司一般都是專業化的公司,優秀公司的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選擇,而是學會放棄,一段時間專注做好一件事。反過來,平庸公司對什么業務都想做,平庸公司的領導者什么都想管,結果什么都做不好。
優秀的公司很少決策,只做重大決策,而平庸的公司天天都在決策。為什么優秀的公司決策少,這是因為優秀的公司會先把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找出來,設計一套規則與政策(ruleandpolicy)來解決反復發生的問題,有了規則與政策,未來就靠這些規則與政策來解決大多數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一家公司需要天天做決策,時時做決策,那恰恰說明這家公司一定是能人管理,公司的管理者天天都在“救火”。
我在想,中國的企業家們對照這五個標準,能夠給自己的企業打幾分?德魯克說,以前我不知道一家好公司的標準是什么,但后來我發現,一個平靜無波的公司,必是管理上了軌道。如果一個公司常是高潮迭現,大家忙得不可開交,就必是管理不善。優秀的公司,總是簡單單調,沒有什么激動人心的事件,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都早已預見,并已通過解決方案變成了例行工作了。
我們中國大多數優秀的公司,是不是都在追求高潮迭起,有幾家公司是平靜無波的?
英特爾的創始人安迪·格魯夫,曾經這樣評價德魯克:“彼得·德魯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如此清晰有力,在那些狂熱追求時髦思想的管理學術販子中獨樹一幟!笔堑,中國企業家們是應當少追求些“時髦思想的管理學術販子”了,我想,這也是我想寫這組文章的目的,在一片浮躁與狂妄之中,重讀大師經典,回歸管理本源,“本”立住了,“道”自然生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