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類富豪榜相繼出爐。據統計,胡潤富豪榜中前10名中有5位來自房地產業;前100名中有42位來自房地產業,12位來自于高科技、互聯網行業。前10名中有6位擁有政治身份,前50名中有39%的企業家擁有政治身份。
而在最新出爐的福布斯400富豪榜上,有48位技術億萬富翁榜上有名。這些技術大款們大多數畢業于諸如哈佛、斯坦福等的全球精英院校,屬于前1%智商最高的人群。
富豪榜不是新鮮詞匯,但在經濟社會,趨利的集體本能促使這一排名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會擁有一個初始的起點,包括可以從父母那里繼承的生活水平以及潛在的可繼承的財富,另外就是智商與情商等無形資產。
在經歷同一時代的奮斗與拼搏之后,一部分人在某個年齡階段迅速達到了財富積累的巔峰,最終榮登富豪榜。這一過程往往會被炒作挖掘,形成系列圖書等推介品,在大眾追逐財富的驅動下獲取可觀利潤。更進一步,富豪榜本身也成為一種產品,并衍生各種系列產品集群,以盡可能挖掘其利潤空間。
這一富豪榜的產生與信息傳播過程構成經濟世界獨特的風景線。但在表象的熱鬧背后,有必要挖掘其內在真意。即,個人財富的初始狀態,創富機會的社會分布,財富兌現的金融制度安排等等,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個人的財富積累速度。
初步觀測可以發現,富豪榜一般受制于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首先是時代的經濟特征,這往往對應于某些產業,如高科技、互聯網甚或地產等。富豪們往往脫穎于某些熱門產業,其產值巨大同時利潤可觀。只要在這些產業挖到一定份額的蛋糕,加上資本市場的倍數效應,就可以將個人財富拔高到工薪階層難以企及的程度。中美互聯網產業的發達共同驗證了這一點。
其次是個人的智商與情商。這對應于個人在經濟社會的主觀能動性,包括其發現商業機會、組建團隊并開拓局面的能力。這一點在古今中外都是通用,只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積累財富所需要的能力會存在差異。
有些商業環境要求足夠靈活的人際能力,有些環境更強調對潛在用戶需求的洞悉與挖掘。中國的互聯網新貴與美國的技術富豪在教育水平上無疑處于各自國家前列,這亦說明,教育與財富之間的關聯度隨著社會發展在加大。
最后是財富起點。大量的財富繼承者榮登富豪榜意味著不同的財富起點對于財富積累的差異化作用。一般而言,財富起點高的人群可能更容易獲得足夠的教育,以及動用足夠多的資源來投資或者實踐自己的商業模式。財富起點低的人群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克服和解決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而出身境遇較好往往也意味著早期更容易獲得商業鍛煉機會,更早積累相應的商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七成富豪通過白手起家,靠遺產坐擁巨額財富的人減少至三成。說明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下,家庭背景對成就富豪的影響在弱化,社會創富機會的均等化讓平民也擁有更多致富機會。
股指下跌無關新政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