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
要么忍,要么滾 “自覺”放棄休假
“我們都很‘自覺’的……”提起年假問題,施凡(化名)“呵”地一聲笑出來,似乎在暗示這個問題有多“無厘頭”,“我可是‘安分守己’的好員工。”施凡今年28歲,南京人,本科學習動畫專業,畢業后來到南京一家小型游戲公司,主要任務是設計游戲人物、場景,并負責和團隊共同完成游戲概念圖。在他們公司,年假是個“奢侈品”,即使已經工作了5年多,施凡只在工作第二年享受過一次年假,那次的“理由”是:祖父去世。
施凡不是不想請假,只不過他知道,沒個“有把握”的“理由”,這假,是請不下來的。一年前,他的一位剛剛工作的新同事,“初生牛犢不怕虎”,不顧大家的各種“暗示”和“善意勸阻”,一邊嚷嚷著“這是我的權力”,一邊進了項目經理辦公室,以“出去玩”為由申請假期。經理并沒有將這項議題“一棍子打死”,只是半嚴厲半哄勸地告訴他,雖然現在不是很忙,但是下面馬上就要上項目,年假的事,到時候再統一安排。像是吃了一記悶棍,“新人”乖乖地離開了。而直到那年結束,他也沒盼到傳說中的“到時候”。
對于該怎么找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公司員工們還總結了規律:領導對于婚喪嫁娶,一般比較寬容。一些家在外地的員工,往往會使用類似的“模版”:“我家XX(某個兄弟姐妹)要結婚了,我家在XX地(某外省縣城或農村),路上來回加起來得N(N大于等于2)天,特申請年假,望批準。”
而對于施凡這樣的本地人來說,除非家里出什么大事,年假這件事,他想也不會想。雖然周圍有人使出“死纏爛打”的招數,也有獲得成功的,可施凡還是不愿意這么做。“領導希望他們不要白‘養’一幫人,可以理解,所以我們就‘自覺’點唄。”施凡想出了自我調節的方式,遇到壓力大、工作疲累的時候,他會利用夜晚時間在電腦上完成一幅讓自己滿意的畫作,美其名曰,“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
面對年假問題,秦婕玥(化名)的處境似乎比施凡稍好點——她所在部門主管的意見是,“請年假沒問題,當然,不請最好。”秦婕玥前年才從南京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家在山東的她最終選擇了留在南京,并在一家培訓機構做起了數學老師。因為名校背景,加上為人親和,秦婕玥很快成了家長眼中的“香饃饃”——周末兩天,每天都是從早上8點輔導到晚上9點,只能在中午短暫休息一個小時。在朋友眼中,秦婕玥永遠都“忙”:期中、期末考試前后忙小學生,一模、二模后忙中學生;到了寒暑假,更是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一天課上下來,回到家都累得不想說話。”盡管下半年能稍微輕松一點,但秦婕玥總想著“假期不要隨便用掉,沒準什么時候用得著”,加上看到周圍同事拼命的勁頭,抱著“趁年輕多賺點錢”的念頭,她干脆“遂了領導的心愿”,至今保持著上班以來的“不請假記錄”。
快報調查
今年,七成人不休年假
還有兩個多月,2012年就要結束了,你帶薪休假了嗎?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做了一個小型調查,受訪的100人中,表示今年已休假的人數占11%,準備休假的占15%,而選擇不休假的卻占到了74%。 他們給出的帶薪休假難以落實的原因排序為:勞動力供過于求,強求休假擔心失去工作(45%);工作忙,沒時間(32%);勞動者還不知道有年休假(23%)。
“帶薪休假 那是城里人的好事”
外來務工人員朱師傅是個電工,今年39歲,來南京有5年了,當記者問他帶薪休假的事情,他瞪圓了眼睛,“帶薪休年假?那是城里人的好事,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我還沒聽說過我們農民工有帶薪休假的。你想想,我們干的都是計時的活,干一天算一天的錢,要是請假,錢自然就少了。大家還巴不得加班加點干呢。我們最關心的是工錢能不能準時發放,至于帶薪休年假,沒想過。”
不過,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朱先生說,他們公司一直有帶薪休假的制度,員工大多也都知道,但每年真正休假的員工不到5%。這絕對不是公司阻止員工休假,而是因為如果休了年假,就會影響績效工資,從而影響全年的全勤獎和年終獎。
帶薪休假投訴逐年上升
據悉,今年1-4月份,南京市勞動監察支隊對全市4.5萬家用人單位進行了勞動用工書面審查,涉及勞動者163萬人。
“雖然我們沒有單獨列出帶薪休假的審查統計,但要求單位報送帶薪休假的相關材料,結果是很多單位都裝傻,沒有主動提交。”一名勞動監察員告訴記者,從他辦理的書面審查來看,差不多有一半的單位在年休假上面都存在問題。據初步統計,此次書面審查中,很多單位特別是私營、民營企業中,差不多萬余家用人單位沒有給職工休年假。
雖然勞動者在職時不敢提也不敢休,但是不代表忘記了這份權利,勞動者的維權意識正在覺醒。討要年休假工資成勞動投訴新熱點,據統計,今年1-9月,南京勞動監察共接待咨詢投訴9110件,其中1723件立案,其中要求落實帶薪休假權利的占9%,討要加班費的占21%,關于休息休假權的維權案件占總量的30%。
市勞動監察支隊有關負責人分析,帶薪休假實施后的頭兩年出現“零投訴”,是因為很多人還不太了解,另外是截止點時間未到,而從2010年起經濟形勢轉好,崗位多了,勞動者也開始關注起福利待遇了,“投訴年假問題的勞動者往往有理有據,一告一個準,前來維權告老板的員工99%都勝訴了,而這些被投訴對象多為中小企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