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大培養員工的技能開發與能力,塑造組織的“能力基因”:
我們這個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我們企業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學不適用,學不能用,這原本就是個大課題!社會每時每刻都在改變,我們的企業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改變,那么我們的人才應該怎么樣才能適應企業的改變呢?員工培訓是維系企業生存乃至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現實情況中,培訓效果與組織期望結果往往相悖,內部成本及外部經濟效應的存在往往使企業陷人進退兩難的困境。
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已經在使求職者感受到,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會中立足的根本,人員在選擇企業時,將不僅只看眼前的薪酬福利,也要看民營企業對人員培訓開發的重視程度。培訓開發已經在成為民營企業吸引人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民營企業而言,不重視人員的培訓開發,一是將無法適應以人力資源競爭為基礎的商業競爭挑戰,同時也是對員工不負責任的不道德表現,對這種企業,員工大可不必與其建立“忠誠”。 民營企業管理專家曾水良認為,規范化建設人才培訓機制,就是要求企業一定要建立起一系列的企業培訓開發體系,尤其要把關鍵人才的不斷開發和后備人才的培養作為重中之重,以改善績效與戰略競爭力所需組織能力為導向的培訓的人才基因之心智模式,改造個人能力與組織力相匹配,力求培訓卓有成效!我們口頭上常講的"人才是企業第一資源"是否真正落實呢 人才在企業中是處于什么地位呢,是否是"當驢做馬"的打工身份呢?要知道忠誠優秀的人才,完全是企業塑造培訓開發出來的,只是企業家潛意識里還沒足夠重視。
六、 建立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機制,鑄就員工“目標感”:
實施企業員工職業生涯的規劃,設計與管理目的是為企業長期戰略發展之需要,尋求企業發展目標與員工個人發展目標的一致性,在充分掌握員工個人生命周期與企業發展生命周期之間的關系上,為企業做好人力資源的開發與配置。民營企業管理專家曾水良認為,讓員工了解員工個人生涯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在兼顧企業利益與員工個人利益的前提下設定個人目標,做到員工個人與企業間目標一致,行為一致,共同創業,共享成功,并且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開展職業生涯。
企業實施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戰略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以發展經濟為主的社會安定、以人為中心的企業管理和有自我發展意識的企業員工。置于左側的工作主要由企業組織實施,置于右側的工作主要由個人完成,而置于中間的工作表示必須由企業和個人在充分討論、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合作進行。
七、建立“企業的核心能力體系”,深化企業競爭優勢:
企業的核心能力體系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它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以確保這一體系能夠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兩種情況要求企業對員工核心能力體系做出調整:隨著環境的變化,民企的戰略目標及實現戰略目標的途徑也會有所變化,員工核心能力體系必須做出相應的變化。
即使民企在實現戰略成功轉移后,由于競爭者的跟隨和模仿,企業的員工核心能力體系不再具有獨特性,這時,員工核心能力體系必須做出必要的改變。總之,企業的員工核心能力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是為了獲得企業競爭優勢,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完成企業使命。企業建立了員工核心能力體系并不斷去發展它,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更好地實現目標和使命。
八、建立企業政工文化,強化員工的 “認同感”:
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管理體系是硬件,文化則是軟件,亦是企業的靈魂。一些企業為了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在脫離企業經營管理實際的情況下總結了,一套經營理念或企業精神。由于這些理念或精神根本不被員工認可,因此這種企業文化實際上成為一種脫離企業實際的空談。雖然對于外部的不知情者可能會起到一時的包裝功效,但是對于企業自身而言,純屬一個漂亮的花瓶,其作用可想而知。
企業缺乏凝聚力和認同感研究表明,一套大家接受的價值觀對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提煉企業員工“認同的企業文化”以建立共和的企業政工文化,它可以幫助企業員工樹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從而全力以赴地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同時它又是構成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基礎。請重視“企業文化”,決定企業發展成長的永遠是文化,文化永遠是企業一切經營管理活動的核心。
九、合理授權,尊重人才才能發揮的“成就感”:
這是人才成為管理者的最大向往,權力下放就是讓他們看到施展才華的希望。在國外,只要你優秀,你就擁有足夠的舞臺,我們也有必要順應世界趨勢,把優秀的管理人才推到前臺。如有些企業實行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分離,就是給優秀人才足夠的權力空間和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和充分溝通的組織環境。重視人才學習、教育,積極幫助其自我成長。
“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最具潛力、最可持續、最可依靠的優勢。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一方面,企業在發展目標上要體現一切為了人,另一方面在發展動力上要體現一切依靠人。從發展動力上講,以人為本更多地體現以人才為本。老板要努力建設一個人的才華受到充分尊重、人才價值得到充分承認的企業,人才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一個不僅物質財富不斷豐富、而且各類人才充分涌流的企業。老板要堅持人才優先的理念,堅持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開發是最具潛力的開發,人才引進是最具價值的引進,做到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資本優先積累、人才制度優先創新,以人才優先發展引領和帶動企業發展。老板要懷著求賢若渴的心態愛護愛惜人才、理解信任人才、包容激勵人才,在培養上”揚長補短“,在使用上”揚長避短“,在保護上”揚長容短“,讓尊重、愛惜、寬容、激勵人才蔚然成風。
拿破侖說,“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老板們必須努力使職業經理人和各部門主管能夠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幸福,讓他們感到公司就是自己才能得到最大發揮的場所,除此之外,他們不再有另尋一番天地發揮才能的想法。
企業要樹立一種“得人才,得天下”的人才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形成求才、選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機制 .加大人員的技能開發與能力培養,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三個層面員工關系管理及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建立企業的核心能力體系;建立規則文化。
企業管理的人才機制的建立必須高度重視目的性和系統性,建立可持續的人才提升和企業戰略實現的人力資源機制,人的思想觀念尤為重要。企業管理必須象軍隊一樣,形成體系與建制必建立信仰文化,從而達成其終極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意圖和戰略目標。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