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懇請為慈善資金進入社區開辟一條綠色通道
我叫韓克勤,是海寧市斜橋鎮斜橋社區殘疾人協會的兼職委員,我于2009年自費參加了英國駐華使館的“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培訓,一直以來我都在努力為斜橋社區殘協爭取一些殘疾人活動費用,2011年爭取到500元,2012年爭取到3000元。去年下半年,針對“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的800多名學員所在單位,英國駐華使館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推出了一個騰訊BC微愛獎,我去申請了,在眾多競爭者中,經過激烈選拔最終獲得了這個大獎。但目前因為社區殘協無獨立開戶銀行賬戶,也無法獨立注冊,獲獎資金無法進入,我求助過社區、鎮殘聯、市殘聯,均被告知無能為力,我真的很失望也很無助。
我所設計的項目主要是幫助社區殘疾人獲得職業技能,讓他們自立,同時能更好融入社會,第一期資助5萬元,第二期20萬元,第三期50萬元,只要項目能達到預期效果就有資格申請后兩期資金。
另外,我目前還在為社區申請新湖“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獎及由阿拉善基金會提供資金的創綠家環保公益創業資助項目,申請均已提交,今年3至5月才能知道能否成功。我在此懇請熱心公益事業的朋友,為慈善資金進入社區開辟一條綠色通道,謝謝!
韓克勤2013年1月5日
【記者調查】
公益人士申請殘疾人創業
公益項目資金落地遭遇困難
接到韓克勤來信后,昨天上午,記者一行冒著風雪,來到海寧市斜橋鎮進行調查。
斜橋鎮振興路18號,韓克勤和妻子在臨街的一間門面經營著一家米店。他告訴記者,自己并不殘疾,但他大哥韓克敏有精神殘疾,在長期幫助大哥和周圍殘疾人解決生活困難的過程中,讓他比大多數人更理解殘疾人需要什么。
“除了接受正常的補助和捐助外,其實大多數殘疾人更希望能夠自力更生,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韓克勤說,他一直在努力,希望借助各種社會公益基金的力量,用商業的手段幫助周圍的殘疾人實現自力更生的愿望,這也是英國駐華使館“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培訓帶給他的幫扶理念啟示。
在韓克勤家中的一臺電腦里,韓克勤向記者展示了一系列他發出的“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獎勵資金申請郵件。從2009年到2011年,他不斷以斜橋社區殘疾人協會的名義,通過“社會企業家技能”項目這一平臺,向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新湖集團新湖社會企業創新獎等機構申請殘疾人創業扶持資金,每份申請都附有詳細的創業項目計劃書,但這三年的申請均告失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