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推動了傳統商戶使用它們的閉環驗證體系,或通過電腦或者語音電話來確保消費者的券碼得以驗證,從而也能非常直觀的自證團購平臺引流拉客的效果。在這一過程中,預付費的特征,使得團購站首次和商家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也杜絕了地面商家執行操作上的漏洞,也就是說團購網站不再擔心商家的惡意扣單或者失誤,因為每一筆都需要商家的服務人員去團購站后臺驗證有效,這筆錢才可能和商家結算,使得雙方的利益方向更加一致。
此時,再按下這個神奇的“無需預約”按鈕,使得團購網站立刻從增長停滯的PC互聯網穿越到高速翻番的移動互聯網世界來,團購套餐變得“即買即用”。這和“先使用后結賬”的優惠券來說場景一致了,都在商戶現場了,二者的區別無非是錢先付給團購站再讓商戶確認,還是消費者直接給商戶錢而已。
對于團購網站而言,無需預約模式好處有三:1) 將手機團購場景下的用戶更大比例轉換成了實際的交易,并且培養了用戶隨時隨地使用團購應用的習慣;2) 伴隨優惠區間的折扣力度會相對較小(區間在4-8折),意味著這類產品的售價會得到提升,不言而喻,對團購網站的毛利增收也有幫助;3)為那些有更大夢想的團購網站也預留下了足夠大的想象空間——誰說名字有個團字就一定做團購呢?既然我已經是用戶經常使用的消費神器,為什么我不可以向他們提供更多類型的優惠內容呢?

不完美才有組合的必要
當然,無需預約絕對不是完美的。現實的情況是,不是所有的本地服務業、所有商戶都愿意接受無需預約類的團購,一些典型的情況比如:如果正價客人發現隔壁座位的掏出手機就立刻團購價格了,那肯定也會要求同等規格,否則這個價格歧視的糾紛會越來越多;如果一個足療店本身都是依靠預約來安排技師上鐘服務散客,那么團購客人并不可能憑此獲得更大的特權……等等。
這恰恰說明在O2O時代下,不存在通吃必殺技,商家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推廣工具配搭。舉例來說,商家可以設定出不同價格梯度、不同時段適用的需預約/免預約選項,從而自如控制閑忙時的目標人流和運營負荷——在推出新品或者需要拉新顧客時,采用折扣力度更大的團購形式,當做爆款來吸引關注和消費,而在生意平穩時采用免預約的套餐或代金券模式,提升顧客回頭率,甚至在此基礎上篩選出忠誠顧客,以會員卡權益拴住價值最高的一群人。
無需預約類的團購,可以說是行業走到今天的水到渠成,也甚至將成為整個行業的又一次升級革新。團購能否藉此邁向更廣闊的O2O領域令人拭目以待。回到文章標題提出的疑問,我想我們的觀點是:“無需預約”助團購網站在手機平臺上獲得新的增長點,但許多未決的困難只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了。15年前當互聯網第一代泡沫潮襲來,附贈免費郵箱的門戶網站成為最時髦的新鮮事物,比起后來的即時通訊工具、微博和微信來說現在可能有些out了,但它確實還活著,只是從鎂光燈下退到舞臺的一側,依舊在信號閃爍的幕側運轉正常。團購也是這樣——它是O2O時代最早登場的演員,但遠未到告別演出的年歲,還有大把的時間發揮余熱。
作家簡介:胡琛,團購導航團800聯合創始人,前網易有道聯合創始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