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來,上一屆政府真是很辛苦的,情況很多,三大行業沒解決,九大行業過熱,所有投資者沒有不過熱的。我到新疆看過一頭羊1400萬人民幣,叫刀頭羊。我們經濟當中彌漫了過量的貨幣,然后沖到茶葉,普洱茶第二波起來了,云南把思茅改成普洱市,改完以后普洱下去了,然后又炒大紅袍,回頭再炒普洱,在這個當中潛伏了一些危機,就是過量負債,過量負債以后就隱含著債務違約,中國和外國都是一樣的。有一本叫《這次不一樣》,所有金融危機都一樣,很多人說因為我來了所以不一樣,沒有這回事兒,都一樣,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當中心理狀態,人有穩定的心理傾向。好的時候把將來想得更好,壞的時候把將來想得更壞,人腦子里的世界跟真實世界之間它有一個放大的心里效果,而且它是不同向的。現在大家說不行了,大家想得不行比真的不行還要不行,你想想看如果房在漲、地在漲、普洱茶在漲,將來漲你要不要追?投、買,買了以后價格還會漲,然后發現錢不夠,如果不夠可以借,借的就是利息,借錢生需求越來越旺。天下沒有不會掉的價,等到價一掉,麻煩就開始了,為什么跳樓?溫州那些商人是非常優秀的商人,但真的會跳樓,他跳樓之前他想不明白的就是我怎么借這么多錢?其實是他的期望發生問題,他很多時候都覺得你敢借我就敢拿過來,這沒有國家的區別、歷史時代的區別,都一樣的,只不過每一波來的時候看起來不一樣。
人類有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遺忘的期望,所以八個世紀的情況根據這本書就是這么一個故事。我們這些年正在經歷這些東西。你看中國的整體杠桿率,現在叫金融負荷債,從我們自己的水平來看是在往上漲。你看所有借錢來干事的人,買房借錢是合法的,當期望的資產急速升的時候需求非常的望,最大的困難就是這兩年,為什么我說經濟還會趨緩?因為有水落石出的效果,我從2012年就開始講這個話,水一落石頭就會出來。我們本來就和外需人在一起,中國之所以走上去,因為有國外的人買我們的商品,美國、歐洲、日本出了問題,高海平面當然對我們有影響,當然還有派生的利益。2002-2003年經濟過熱,過熱政府就要下手治,出臺了多少文件,管行業、管部門、管某些商品,沒有辦法,可以批評,說不應該那么多行政手段,我們還沒有很多純市場的手段,利潤問題沒有解決,匯率市場化問題還沒有解決。情況一出來,作為政府如果不管,房價、菜價這么沖誰當總理都得管,但是行政手段一出去在經濟當中就布下了,這些年為什么說審批的東西這么多,這些東西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全是這些年新加的,現在多少事情都要到北京去批,只要過熱就要管,管就要出政策,出政策就會出部門,一管你就來求我,把任何人放到管制部門去自覺不自覺就會管制,這些東西對國民經濟等到速度一下來還是那樣的。
還有是真實利率,真實利率是負的,通貨膨脹一下去以后真實利率會升,這個力量會把國民力量拉下來。所以兩塊石頭在拖累經濟速度下行,一塊是成本;二是債務。現在所有企業行業地區兩塊石頭都往上冒,過去負利率誰借錢誰發財,問題是形勢變得快,過去在水位低下很舒服,現在財務成本壓著你,成本高速增長收入增加得很快,收入反過來就是成本,大家可以記住這個定理,什么叫成本?不就工人工資、不就高管的收入。房價也是成本,為什么所有公務人員、工人管理人員也要租房子,如果房價漲工資漲不漲?你給他漲,你經濟增長一下去,聘用合同還在起作用,你不能說馬上就把他拉出來,成本這塊石頭是2002年開始,2012年-2013年、2014年消化不了的,有的人說只要經濟下來所有價格會下滑,但是價格下來不同步。我相信將來會下來,只要變成7、5的增長形態,所有價格早晚會下來,但是沒等價格下來地撐不住了。
債務的石頭更麻煩了,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央企的負債率,民營企業沒辦法借不到,所以利率就低。無錫做太陽能的很高的負債率,但凡在上個時期能借的都借了,這會壓迫利潤,這就是國民經濟面臨的挑戰。水面不能讓它大幅度下滑,目前中國是基本穩步的增長率,2007年到現在去掉一半,因為不是一年滑下來,一年下來那是人仰馬翻,“穩增長”策略是對的,不能像2009年放貸,現在經濟水位掉得不太快,你不加石頭。
還有石頭就是石頭,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經濟和戰爭是一樣的,總要解決上一個世紀解決的問題,我們高速增長這么多年不可能沒有麻煩,首先要面對;第二要消化成本、吸納成本;第三開拓性,形成新的資本,這是國民經濟第二個要討論的問題。
將來還有什么新機會?還有什么新的選擇?首先講制造業,這是中國經濟大頭,因為現在彌漫的制造業就是產能過剩,債務成本、人工成本頂得非常難受。現在說人口紅利沒了,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下降,國民經濟整體人口贍養系數提高了,這叫人口紅利,過去這個比例是上升的,很多人干活不需要別人養,現在開始進口了要別人贍養的人口增加了,現在很多工廠垮臺了、很多外資不來了。中國的人工成本全球看,是歐美成本的平均1/10,我們自己覺得漲得很兇,中國的制造業老板我就問一句話,這個人工成本達不到你就退出吧!多掙錢成本會上升,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成本漲有什么關系,你有沒有能力消化這個問題。生產率快于工資,工資高幫助你吸引最優秀的人來幫你工作,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提高生產率的本事沒有隨著人工上漲相應提高,我們一直覺得人工便宜,我們對生產率提高不注意,現在宏觀形勢逼迫中國的幾百萬家企業,面對這個問題解決了就繼續打,解決不了你就出局,教授寫文章沒有用,政府發文也沒有用,就是你干不干。
下面講一個Swatch的故事,瑞士的,這個原來是做手表的,人工很貴。日本最厲害的是制表企業要把表芯企業收購,一收購瑞士的鐘表就完蛋了,這個人挺身而出,這么解決?有沒有在較高的工資水平上有更高的生產率,他的辦法就是也開始整合多功能,把表做到讓你愛不釋手,變成時尚產品,變成可收集的產品,甚至變成過一段時間會漲價的投資品,這就是Swatch做的事情,加強了研發、加強了商品的開發,這個表完全面目全非了,原來表不就看時間,但瑞士表把全世界人給弄的,收集這么多表干什么?其實跟這個老頭有關系,在較高的生產率戰勝日本,這個故事是工業企業家現在要學習的榜樣,我們國內也冒出這些英雄來,讓生產率漲得比工資快,不能被流行的輿論壓倒,什么人口紅利不要聽這一套,工資漲是經濟發展的目標,我們發展經濟干嗎?不就提高人工水平,不就讓管理人員的工資上漲,這是做不長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生產率比工資上漲。
還有空間要重新擺布,過去30年中國有一個詞叫“流動”,現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是2.3億人離開了戶籍所在地,現在要問的問題是,30年流動,下一個30年會怎么樣,一到過年人都在路上。流動最后往哪走?現在看來會往城市進軍,這是全球的數據,我們對這些事情理解是不夠的,美國2.4億人口住的面積只占國土面積的3%,這就是美國的形式。國民經濟人口和經濟有集聚的趨勢,有很多地方不去,湊到一起來。
(PPT圖)日本就是三個包,1/3在東京,然后是大阪,這個地圖看都是平平的,東京人口集中程度非常高。美國遼闊,但是也就十來個包,首先是紐約,紐約一個城市GDP占美國經濟10%以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加在一起大概是13個百分點,什么意思?我們國民經濟在空間上非常散,流動以后有一個不可擋的趨勢。下一步這里隱含著一個機會,問題是怎么把這個潛力釋放出來?通過位置重新擺,里面就會有收入增長出來,很有意思,很多人說這有什么不同?這個人在這里創造收入和在那里創造收入有什么不一樣?分工不一樣,比如說到農村買早點不行,但是到都市里面是巨大的產業,分工提高收入就會提高,就會產生收入的增量,這就是城市化的力量,集聚到一起還有好多好處,現在說知識推動生產,我剛才說生產率的提高比成本漲得更快,什么叫生產率提高?就是經濟當中加入新的想法、新的知識、新的信息,信息怎么生產的?頭腦生產的,頭腦在什么狀況下生產知識,頭腦湊到一塊互相激發,很有意思的。
我是下過鄉的人,在座各位也會到鄉村去旅行,一到鄉下就沒什么想法,到鄉下腦子里就是休息狀態,進到城市腦子就活躍起來了,因為人的腦子是受別人腦子的激發,所以創新也好、知識也好,它要聚,乖乖的人聚在一塊,這樣知識流就起來了,這都是城市化的魅力。李克強總理的判斷還是對的,這個潛力還很巨大,當然挑戰很多。現在到處講產能過剩,過剩是相對概念,當我們說產能過剩的時候什么東西缺?我們是缺城市里的“市”,我因為來參加大商所的會,我就問一下大商所的經營情況說好得不得了,為什么好?因為缺這個東西,消化產品的能力慢了。我這兩天在阿里巴巴[微博]做調查,阿里巴巴是店小二,他不是生產東西的,是賣東西的,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城市化滯后、工業化超前,下一步讓兩個匹配起來。我們的市場能力消化不了龐大的制造能力,這個問題要解決,解決當中就是機會,就是未來的增長。
當然城市化建設不是出去蓋房子,也不是政府修建的工程,是要增加經濟的自由,增加經濟當中流動,然后讓它往收入較高的地方去抽,所以涉及到戶籍、土地、教育、社保,涉及到人去的地方要追加投資。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么,沒人去的地方修音樂廳,我們說讓人們到小城鎮去,我一直反對這個看法,我仔細研究過,凡是有這種主張的人他們自己都住在大城市,他說你們走吧!哪有這個事兒,你知道好的地方人人都知道好,我的觀點只要人去的地方擴大投資、擴大管理規模,培養這個方面的人才,按照方向去布局下個階段的投資、下個階段的人力資本教育培訓,然后發展出新的產業來,剛才幾位嘉賓致辭都講到這一條,有沒有新的品種?如果有新的品種就可以帶動制造業。但是為了關注實業就需要發展服務業。
最后小結一下:第一,大轉變不可避免,最近美國的消息好一點,但是要有個過程,我們光學會在世界上拿到大落差轉到內部,轉到13億人口的市場重新組織;第二,現在的問題不是將來多好,中國將來一定好的,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具體的微觀,將來的好跟我有什么關系?現在的問題就是水落石出,水正在落,水位已經落到一半,石頭掉到一半,成本怎么消化?這是避免不了的;第三,工業能力要通過全球市場開拓,全球市場是成熟的購買力,我們原來出口就是美國、歐盟,商業通道現成的,只要車間有,訂單傳真一發就走貨了,現在這個市場不行不等于世界市場不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有很多中國貨。所以我們要把其他能力培養上去,比如說融資給別人買中國的貨,我們要那么多外匯儲備干什么?今天中國應該賣方信貸。我到新疆西部去看資源條件非常好,將來一定買得起還得起錢,但是眼下沒錢、基礎設施不行,中國基礎建設能力那么強,我投、我借,這樣一借就買中國的設備,發電設備、公路設備都是中國的強項。通過對外投資來帶動對外貿易,這是給政府的一個建議,也是現在很多產業有的矛頭;第三,人往哪里聚我們創造條件滿足它,經濟往哪里去我們創造條件滿足它,在未來的十年、十五年的中國顯示出來,這是很大的發展機會。
最后就是企業家精神、事業家精神,現在就是這個時候,所以你一定要逆向調整自己的精神情緒,就是不好才需要我們鼓一股勁。未來跟今天的行動有關,不同的行動會有不同的未來,謝謝各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