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互動】
問:請問您是怎么建立O2O架構的?
馬佳佳:其實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說模式或者術語的,不管O2O、架構、資源整合,我特別怕這些詞語,我覺得創業者或者想做事情的人,應該去考慮一些更回歸人性或者更回歸本性的事情,就是怎么打動你的用戶?我覺得O2O這件事對于新生代或者90后來說,沒有那么明確的分別,因為我們每天都活在線上,也每天在線下生活,這應該也是一個融入我們每個人血液的一件事情,所以不用太考慮這些模式,而是多想一下怎么打動人心。
問:作為女性創業者,你是不是要比普通男生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
馬佳佳: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性別模糊的時代,無論是我們的交友、創業,性別沒那么重要了,我在微博上現在就改成了性別是直男,你也可以嘗試改變怎么做一個女人,人生可以不斷的突破自己。
第二環節投資人對話88后創業者
參與者IDG資本合伙人李豐先生,樂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寧先生,泡否科技創始人馬佳佳、樂播創始人高嘉希,一起唱創始人尹桑。
主持人:李總你當時是怎么找到尹桑這個投資項目的?
李豐:找到尹桑蠻簡單的,對這個行業我們做了一些研究,(在投他)之前我們找了麥樂迪、錢柜的人問了一下.讓我覺得這個行業很有希望,當時我們同事接觸到尹桑,說尹桑這個小孩挺聰明,我就說你再安排我見面我跟他聊一下.我大概投了二三十個公司,他這個算是我定下來投資時間最快的,只用了十幾分鐘。其實我比較愿意跟年輕人接觸,(我投資他有兩個理由)第一當時他把自己的事情想的比較清楚,你在想這個事情的時候不是只看見一些表面的東西,不管這個邏輯是對的還是錯的,但還是有一些思考的。第二,你做的這個東西至少要符合你的生活方式。我們內部投他們的時候有些爭議,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年紀問題,但做KTV這件事,其中最活躍經常去KTV的(就是他們這個年齡層次),我們這些合伙人肯定不是典型用戶,而尹桑是代表了他們那個年齡段的用戶需求的。
主持人:尹桑你為什么要接受李總的投資?
尹桑:我覺得還是看人吧,因為我性格是比較跟李總聊的來的,兩個人的想法一拍即合,特別是在早期A輪以前,其實跟錢跟所謂基金的品牌關系不是特別大,關鍵是看跟投資人有沒有契合點。
主持人:楊總投了兩個88后創業者,原因是什么?
楊寧:因為我自己就是研究生創業的,當年創業也是23歲,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準備好了,一畢業就創業也蠻好,因為你是一張白紙,也沒什么包袱,沒有什么工作經驗,一般也沒有成家,所以你也沒有什么可擔憂的,所以一股勁往前闖很可能沖出來。但年輕人創業并不一定都適合,美國有個籃球運動員詹姆斯,他高中畢業就進了NBA,但如果看他的高中比賽視頻你就會理解他為什么進NBA,簡直就跟一個NBA球員跟一幫小孩子打球一樣,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我建議你創業是沒問題的,但如果你不是的話最好還是去公司先練一練。
主持人:當時你們是怎么達成投資協議的?
馬佳佳:是這樣,因為我們當時一直是處于在風口上或者輿論焦點位置上,所以我每天會微信看不過來,一百多個人要約我見面,我覺得這是媒體對我帶來的困擾之一,可能很多人要找我見面,找我聊事或者聊投資,我一般都會說你要找我聊什么事?這一百個人當中可能有95個人跟我說沒什么事情,就想見你一面?因為我每天遇到這種無厘頭的要求太多了,所以想跟我見面我通常都會回絕,我說如果跟你們見面我就沒有時間創業了。但后來我跟楊總確實比較有緣分了,聊了幾次之后就沒跟其它人聊了,因為我還是比較關注價值觀層面的事情,一般投資人問我幾個事情,我說OK咱們價值觀不一樣,咱們不用聊了,一般三個問題就能看出來。
主持人:高嘉希怎么接受楊寧投資的?
高嘉希:其實我剛才分享的時候也說了,首先是要找對人,楊總能投資我我個人感覺很幸運,有一個小淵源我跟楊總也分享過,我在十多歲的時候在被窩里,拿著手機看到一條新聞中國最早的上市公司總裁就是29歲的楊寧。楊總投資我之后首先覺得非常幸運。我之所以對楊總認可程度這么高,就因為我跟他溝通的時候,每當我說30%的時候他大致就能了解我百分之百的內容。所以,一個創業者和一個投資人,在精神上當你站在高匹配度的價值觀和精神層面上的時候,溝通起來就會非常順暢。第二,楊總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很open的人,他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叫幫忙不添亂,很多時候創業者只要想好了你就去干,我完全支持你,哪怕你錯了完了之后回來咱們共同再討論一些東西,所以他是嚴父加兄弟型的管理風格,他也會打電話到凌晨一兩點鐘罵我,對我非常負責任。我感覺楊總這種方式跟我非常匹配,是嚴父加好兄弟的關系。
主持人:一個創業者當他拿到錢以后和投資人之間的相處就有可能像夫妻結婚差不多,作為一個年輕創業者,當投資人本身很多都身經百戰了,這時候投資人認為我的經驗是正確的,而創業者覺得我的個性是正確的,這個情況下怎么處理?
尹桑:我覺得,人應該根據個性來劃分,年齡倒不一定,比如李總和楊總的性格差異跟我的性格差異可能很大。
李豐:我們公司投的這五個88后項目都是我參與的項目,我非常喜歡,跟他們溝通從來不會要求1234567,完全沒有(沒法溝通的)。
楊寧:我幾乎每個禮拜罵他(高嘉希) 我的要求都很高.(曼聯隊主教練)弗格森是我的偶像,作為創業者其實我并不算非常的成功,弗格森自己踢球的時候也不是很牛逼,但弗格森成就了太多太多的明星了,不管你是什么樣的明星在他那都非常非常嚴格,我是衷心的希望我投資的創業者里面,能夠成就我所沒有能夠成就的高度,能達到真正的行業大佬的地步,而這個過程中如果不嚴加要求松散下去,其實就是對一些天才的浪費,這是很大的失敗,這是很可恥的。所以,希望我投資的企業里面每個人都發揮到150%,而不是你說我的能量就是這么多,所以我就再要求一下,再罵一頓,讓每個人的能量都發揮到150%。
馬佳佳:我就特別不爽,怎么楊總天天給高嘉希打電話,不給我打電話,我是不是撿來的你是親生的?后來楊總也開始罵我了,我發現我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主持人:三位創業者,你們覺得什么時候拿投資人的錢是最合適?
尹桑:我覺得,錢總會有的,任何時候只要你產品過硬找投資人總會拿到錢的,比如像有些公司B輪、C輪挨的很近,我覺得找對了錢并且他愿意給你就可以了。
高嘉希:我覺得這個問題分兩點吧:第一,還是看你個人,你是否具備曾經成功過的背景,還是高管下海創業,投資人一般都會愿意找這幫已經成功的人。恰當的時間拿到恰當的錢很重要,如果你沒有任何成功履歷的時候,我建議你自己嘗試一下能不能干出來很重要,之后就有可能遇到看上你的投資人,這個主要是看自身條件而定。
馬佳佳:我的感受是,我們看到所有的成功項目都講了一個好故事,這樣總會有對的投資人來找你的。至于時間點,不要太為了融錢去融錢。
主持人:創業者為了獲取投資,創業者會不會偽裝成投資人喜歡的類型然后去見投資人?
尹桑:其實一偽裝的話就能看出來嘛,我覺得只有不成熟的人才會偽裝,成熟的人都會以自信面向所有人。
高嘉希:我強調一個觀點,就是定位的角色,你要清楚投資人投你是投你創業,而不是包裝你,這種娛樂圈的挖掘路數和創業圈的路數完全不一樣,就算你長的再漂亮投資人也不會投你,投資人投你是因為看到你這種潛在特質,他會因為你具備了這種潛在特質而去投你,所以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特質發揮到極至。
馬佳佳:我覺得我一路到現在,為什么能有粉絲支持我就在于我不裝,我動不動就罵人,我覺得我一裝我的利用價值就失去了,我跟楊總見面聊了一天修行,都沒有在聊項目。
主持人:投資人有沒有發現這個人“娶回家”(投資以后)后變樣了?
李豐:好象應該還好吧,投資人應該是典型的極其花心又經常泡妞的人,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想這個人性格上在五年以后會是什么樣,或者將來做某些類型的事情會怎樣,對我來講我投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跟喜歡的人打交道。
第三個環節:主題辯論賽
參與者黑馬大師兄導航犬的創始人錢進,黑馬大師兄健之路創始人陳海濱先生,“韭菜哥”柴會龍,追夢網創始人杜夢杰,SegmentFault.com創始人高陽,V電影創始人尹興良。黑馬大師兄導航犬的創始人錢進,黑馬大師兄健之路創始人陳海濱先生,“韭菜哥”柴會龍組成68后對,韭菜哥笑言自己是68后心態所以選擇加入68后隊。
主持人:第一個辯題20歲出頭創業好還是40歲有一定工作經驗再創業?
88隊觀點:
高陽:我認為無論是哪代人都有互相值得學習和尊重的地方,我認為我有我的牛逼、前輩有前輩牛逼的地方。不管任何人選擇了什么路,做了什么東西,我第一點會表現出尊重。我更支持20歲左右創業,20歲左右你是80后、90后,生在這個時代物質條件沒有那么大的壓力,但我認為非常多的90后他們一開始可能沒有那么多自信,因為你大學出來之后瞬間被刷新了三觀,但有一種人被刷了三觀之后會重塑自己的價值觀,跟其他人能互相包容,這種人我覺得創業成功可能性更大。
尹興良:我覺得我應該坐那邊,我還是蠻支持多工作一會兒再去創業,既然在這邊我就多說一點年輕人創業的優勢吧。首先,很大的優勢很多領域還是年輕人懂。再有一點就是年輕人沒有什么好失去的,而且可以更拼命。比如我們的核心團隊每天都在工作,從9點工作到凌晨2點,至少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精力還可以支撐我們這么干。另外,年輕人學習彌補資源和知識能力的不足的能力很強,比較強的學習能力的驅動是可以能夠讓你做出點事情來的。
杜夢杰:我越來越覺得創業是一場修行,可能需要10年、15年的堅持,中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我們來說可能會遇到三個十年、五個十年,而他們沒多少個十年了,可能就是(他們)最后一次機會了,失敗就失敗了,就不會再去折騰了。
68隊觀點:
錢進: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現在這么好的條件,我當時大學的時候也是蠻積極的,我的想法是,創業本不應該以年齡來劃分 ,因為我覺得創業不像其它的工作,不是個簡單的體力活也不是智力活,而是綜合性的東西,我覺得無論你多大,當你內心有個聲音說你不做這個事情你就睡不著覺了,那你就可以去干了,沒什么大不了的,褚時建75歲還創業呢,而且橙子不是一年就能長出來,橙子從種下去要看到產品需要六年以后。所以,創業不是年齡問題。
陳海濱:CC視頻張遠說他在全世界找產品經理,大家問什么是最優秀的產品經理?他說我也想不出來,我只能想出一個詞就是他對這個事情極度熱愛。所以,這跟天賦有關,而跟學歷無關。我覺得要有很好的工作經歷再創業,否則會喪失很多東西。什么年齡適合創業?我第一次創業27歲,折騰了五年,又開始在北京找工作,又開始第二次創業。我認為加上互聯網,再加上投資,這些條件確實給了創業好機會。但以我個人來說,到現在為止雖然40多歲了,我覺得各種條件都開始來了。我做的兩個事我自己自信都能做的很好,我對這個市場的認可認識,所有履歷,再加上對互聯網的認識,利用互聯網的手段,我覺得會做的比較好。
主持人:90后都生長在這個互聯網時代, 90后這撥新興人類在互聯網時代創業成功機率高一點?還是68后創業更成功?
88隊觀點:
高陽:互聯網時代90后創業更有優勢還是前輩創業更有優勢?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難辯的話題,前輩們很多已有很好的社會資源的積累,但我也有大量的人脈,很多投資人找我說要投資,我說我不需要投資,我自己的變現能力非?。真正了解互聯網的人還是從互聯網圈子中成長起來的人,如果要做個純互聯網項目,我們這代人絕對牛逼,我懂,所以我能做好。但是你要做O2O,跟傳統結合的話,我覺得兩代人更多的是合作,當然這種碰撞能產生非常多的火花。
杜夢杰:我覺得創業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比如你的30多歲的創造會決定你最后真正會到達什么樣的高度。我們現在其實還在前期積累階段,有可能失敗,也有可能積累更多的經驗,但經過了這個階段再往后就會有更多優勢了。
68隊觀點
錢進:從對移動互聯網的理解來講,我覺得肯定是年輕一代對這東西的理解會更深刻。什么叫天才?你花一萬個小時在某件事情上,這個人就是天才了。我兒子只有7歲,學習成績很差,但他玩游戲比我強的多的多,因為他已經浸泡在這里了,為什么扎克伯格FaceBook能夠成功?因為他就處在那個環境中,年輕人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創業肯定會更有優勢。但從把事情做成這個角度來講并不是說年輕人就一定有優勢,很有可能你會不斷的犯錯誤,比如剛才那個兄弟一直在說說了很長時間,我相信他對移動互聯網的理解肯定比我深,但我注意到一件事情,他每句話都有我字,這從人性的角度來講這就是反互聯網的。這個東西年輕的時候感受不到,但我覺得這一點可能阻礙他十年八年都有可能,有的時候像我們這些人摔了些跟頭的人,知道這事兒我摔過,不能這么做。
舉個例子,就像Google那哥倆兒,你注意到沒有?他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投資人有個強烈的要求,就是前面幾年你們不能當CEO,必須請個外面的人當CEO,請年齡比他們大20、30歲的斯密特當了CEO,如果不請斯密特來當CEO我覺得Google肯定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在座的各位這么自信、這么聰明,在當今的社會里,掙個幾千萬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你想掙幾個億美元,不要輕易談這個事兒,這個事兒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了,再比如雖然我做移動互聯網很早,做了8年,我們兩年前在導航領域還是排名第一的,但現在呢?導航犬你可能聽不見,聽見的都是百度、高德,為什么?今年高德號稱廣告費就十億,然后百度說上不封頂,那我們融資總共還不到1億人民幣。所以,當真正大的競爭來的時候,你是不是能扛的住?這些問題都是非常非常有挑戰的。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跟公司說現在碰到大麻煩了,現在碰到巨頭,,我經常說我們導航犬被百度、高德打的滿地找牙,但我們保持了隊形,所以創業不是件簡單的事兒,心態要放的平緩一點。
陳海濱:年輕人對移動互聯網的理解肯定很深、也快,也很喜歡。我非常同意錢進說的,移動互聯網帶來了很多機會,本身是做傳統行業的你往互聯網上轉這時候就會很難受,有的時候甚至要革自己的命。如果你用移動互聯網思維做傳統行業,往下走我覺得確實機會很多,但這確實需要一些人生閱歷和對商業本質的理解,除了對互聯網理解以外還需要對商業本質的理解。比如醫療領域,我覺得現在遠程醫療和移動醫療的機會來了,但這是需要一些積累的。從做企業的角度來說,人性很重要,除了做營銷涉及人性,做企業的管理也需要人生閱歷和積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