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業一定要遵守商業規律,從最容易和最簡單的入手,“做小事情形成大影響”,最后形成典型比如做成某一個品類的NO1,通過NO1的聚集資源就會逐漸向你靠攏。把產品做出溢價,總結四個點“加減乘除”:加法,打包增值服務。乘法,用體驗為價值做乘法。除法,跟其他消費品類比較。減法,專注。i黑馬將本文分享給大家,希望給各位一些幫助。
撿容易的做,循序漸進,尊重商業規律。商業有一個微笑曲線,這是商業的邏輯,做農業的人一定要遵從商業邏輯,不要違背一些東西,微笑曲線就是農業的商業邏輯,如果你非得要違反它一定不賺錢。
為什么?因為在農業的微笑曲線里面,前端和后端利潤最高,前端指的是種業,我們知道最大的農業公司就是搞種業的,后端做品牌、終端的利潤率最高,做中間種養植利潤率最低的,這是百分之百的,這是改變不了的。
但是我們在座所有的人在做什么事情?你在做這條曲線,你做這條曲線的時候,我知道大家是被逼的,因為在現在這個情況下,你不做產業鏈好像就做不好了,但是事實上是另外一回事情。
燒開水和爬竹竿。昨天我對藤田和芳先生的一句話印象深刻,“做小事情形成大影響”。但是大家在做的事實,“做大事情形成小影響”,對不對?什么是爬竹竿?現在的時代,是爬竹竿的時代,你只要找一根適合的竹竿爬上去,還可以再換一根爬得更高。所以越做小的事情越可以成就大的影響力。
做一個企業最怕的是什么?是自己沒有核心的產品,產品品類又特別的多。如果你手上有非常多的品類,你要燒很多壺開水,每一壺都燒不開,這就會變成很多的雞肋。
做農業,一定要成為典型。我認為小毛驢就是一個典型,昨天我聽嚴曉輝說,小毛驢說他不賺錢,但是我相信小毛驢不缺錢,為什么?因為小毛驢成為典型了。經濟學上有個定律叫冪律,即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在規則一定的情況下,資源會向越有資源的人靠攏,F場有投資人,投資人投什么企業?肯定是越有基礎的企業他們越愿意投,越小的企業越不愿意理你,所以一定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典型。
這里有很多種做法,你現在要變成小毛驢第二已經沒有前景了,但是這個市場足夠大,作為農業來講,它有非常強大的地域性,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在臨海做的,他可以成為臨海的小毛驢,你可以成為某一個地方的小毛驢,你可以成為當地一個省、市、縣的小毛驢,資源一定會向你靠攏,你就會成為那個不賺錢但是又不缺錢的角色。
我們的主題是叫做新三農、大設計,我們一直沒有提到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大家欠缺的,就商業模式的設計。大家不要把商業模式想得很復雜,其實商業模式很簡單,簡單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你與消費者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產生什么價值帶給他,是賣產品還是做服務,這就是商業價值,商業模式的設計。所以我一直在強調的東西,做農業,作為一個新農業人來講,就是要跳出農業看農業,傳統的農業就是把東西種出來賣出去,但是這個時代已經變了,現在的經濟已經不是產品經濟,而是體驗經濟。
大家現在在強調一個東西,包括淘寶在推小而美,我非常贊同,但是一家企業,特別是一個新成立的企業,小而美的是不夠的,要小而性感,對于大家來講,大家要賺錢有兩種選擇,第一要么就是把自己越做越小,越做越性感,你可以做產業鏈的東西,因為你逼不得已,但是你要注重體驗的價值,一定不要再賣粗放型的初期產品,那是死路一條。第二,做專業化的種植,如果你有本事成為中國番茄第一,一定會有投資的價值,大家去思考自己的改變。
當農業遇到微時代,大家在這個時代里面很特殊的人,因為你們在做最傳統的行業,但是也碰到最快速發展的時代做最傳統的行業。大家不用急,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成為互聯網高手,而應把重心放在相對優勢上。我跟大家強調相對優勢,也就是說只要成為做農業里面最會玩微信的,或者只要成為做番茄里面最會玩微信的就可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