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發展公益醫院先行
小區立體停車庫只是解決了本區域內的停車難題,真正讓車主頭疼的是出門之后的泊車難題。
位于府東街的山西省眼科醫院,門口的保安相當辛苦,進出的車輛讓他們很少有歇息時間。醫院內僅有的200個停車位根本滿足不了前來就醫的患者。很多時候,等待停車的車輛占據著多半個人行道,堵車在所難免,保安只能兼顧指揮交通。
迫于無奈,山西省眼科醫院作出規定,本院職工車輛一概禁停院內。如需出門辦事,可乘坐公交車,遇緊急情況,可“打的”。
該院辦公室副主任孔憲保說,2005年建住院樓時,是按照當時的車流量設計的停車位,但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提高,如今患者就醫都開車前來,現有停車位根本滿足不了。
與山西省眼科醫院一樣,對于日門診量最多可達3000余人次的山西省中醫院來說,200多個停車位同樣面臨著緊張難題。
今年3月16日,山西省中醫院大型地下立體停車庫正式奠基開工。該院副院長李庭凱說,設計為地下兩層,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可停放450輛車。
建設立體停車庫需投入大筆資金,山西省中醫院立體停車庫初步估算投資1000多萬元,而要是按照目前該院2元/小時·車位來收費,收回這些投資需要好多年。
一些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生產廠家瞄準了這個商機,河北唐山通寶停車產業集團太原區域經理李正告訴記者,這幾年公司也推出一些政策,尋求和一些大醫院進行合作,共建立體停車庫。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果合建立體停車庫,用李庭凱的話說,“性質變味了,這不是醫院的初衷,畢竟它不以盈利為目的,是一種公益性事業,因此投入再大醫院也要去解決”。
D 核心在于政策引導
曾有不少人建議,讓政府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其停車場,實行市場化收費運作,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樣既可有效盤活社會閑置車位,也可以緩解停車難問題。
但這事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卻難。這幾年,在一些企事業單位,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門,也都建造了立體停車庫,但許多單位都表示,自身停車位不夠用,不可能對外開放。
太原市某單位辦公室主任表示,不愿開放停車場歸納起來有三個原因:一是車位本就緊張,也只能滿足單位自身使用;二是即便有償開放,也沒有太多收入,反而還要承擔一些責任;三是可能給單位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事實上,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由于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所凸顯出來的 “占地面積小”、“空間利用率高”等優勢,因而也被一些商家認為是一種可挖掘商機。
陳明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在太原商業地段投資建造立體停車庫進行經營。然而他經過多方咨詢得知,要建造一個地上5層立體停車庫,按200個車位計算,需要600萬元。如按每個車位每小時收費3元,每天若是經營10小時,一天也就收入6000元。除此之外,每個車位每月還需60元保養費、以及支付人員工資等。而最為關鍵的是,土地費用最大,如政府扶持,給一些優惠政策,勉強還能經營。
“像天津,政府會用土地支持,投資者除了建造立體停車庫,還可配套建設一些商品房等。在北京,立體停車庫成為政府主導發展的公共設施。”崔沈澤說,不論是政府投資,還是引進民間資本,核心在于政策引導。
而今太原正學習其他城市,從編制完成的《太原市城市靜態交通專項規劃》中不難看出,太原將通過“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方式,逐步建立由政府扶持、民間投資等多元化投資體制,建設高標準、多功能、現代化的立體停車庫,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緩解停車難。
陳明正在等待著……
商報記者 張志峰
■ 相關鏈接
立體停車庫屬于倉儲設施,由鋼構架、回轉臺(采用埋入式)、輸送車或升降電梯、監控操作臺及消防、配電、防盜機構輔助設備六大部分聯合構成。
立體停車庫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升降橫移式、垂直循環式、簡易升降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動式、巷道堆垛式等。目前,立體停車庫在國內一些經濟較發達、人口密度較大的城市中開發推廣,并已經日趨成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