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新浪CEO曹國偉向新浪全體員工發送的內部郵件曝光。郵件內容顯示2013年新浪內部的業務與人事均存在巨大變動。原無線事業部移動微博產品和技術團隊,原微博商業化產品和技術團隊并入微博事業部;原音樂事業部,原產品事業部與微博相關的項目組一并歸入微博事業部;成立獨立的微博開放平臺部,由原微博開放平臺和微博商業拓展團隊組成。曹國偉指出:“這是新浪多年來第一次根據戰略發展的需要進行的架構重建。無論是微博還是移動互聯網,對于新浪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他希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能實現新浪的再次騰飛。從這封郵件及近日關于杜紅要出任新浪CEO、阿里巴巴要入股新浪微博的眾多傳聞,我們可以看出新浪微博已經成為新浪戰略發展的重中之重,新浪希望通過新浪微博來完成其移動戰略部署。
截至2012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數已達4.24億,其中移動端用戶達到3.88億。新浪微博在社會化媒體平臺、移動端入口、聚集名人資源等方面已經占據了很強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優勢。但是我們也看到新浪微博也一直還未找到適合自身的盈利渠道,對產品模式、盈利模式也一直在摸索,也導致新浪微博這個攤子越攤越大。左手媒體平臺,右手社交平臺,而這兩個平臺又依托于移動互聯大平臺,面對新浪微博那么多的“看起來很美”的機會,哪些才能變現為真金白銀呢?
1. 移動流量入口
新浪微博移動端的流量用戶增長強勁,新浪CEO曹國偉在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說,6月份大約69%的用戶登錄微博時要么只使用移動端,要么移動端和PC兼用,而一個季度后該數據又提升至72%。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之爭已經白熱化,新浪微博手中握有4億多用戶,其市場能量不容小覷。有了用戶,有了流量,新浪微博就可以“挾流量以令眾諸侯”。
2.社交網絡
新浪微博主要由較弱的人際關系所組成,這些人可能從未見過對方,但是出于某些共同興趣而聚在一起。以社交媒體起家的微博,最初通過名人更新動態開始,廣泛吸引粉絲的關訂閱和評論,進而擴大原信息的傳播范圍。而表態、投票、微人脈、微關系、感情狀態、LBS等逐漸完善的功能無不在強化微博社交網絡功能。
在新浪微博的PC端新版本中,新浪微博引入了“定向發布”的概念,用戶可以在發布微博時設置可以閱讀此微博的范圍,從而實現了較為私密的小范圍交流。這樣用戶可以自如地選擇社交的私密性,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及用戶在不同狀態下的需求。
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移動端來登錄新浪微博,SoLoMo將會更好地增強社交網絡的廣度與深度。
3. 社會化購物、導購平臺
帶有社交元素的電商導購,逐漸成為淘寶外部流量的重要源頭。美麗說、蘑菇街這兩大電商導購,其獨立用戶流量已迅速攀升。而新浪微博也已成為淘寶外部第四大流量來源。
由于擁有較大流量和更高的轉化率,一些淘內賣家開始在導購網站上打廣告,并停止在淘寶平臺上支付廣告費據一財報道2011年,淘寶網的平均轉化率不到1%,而美麗說、蘑菇街的轉化率在7%-8%,新浪微博也有4%左右。
假如阿里與新浪微博達成合作,微博不僅可以為淘寶、天貓等導入更多的流量,提高用戶轉化率,而且,用戶可以將自己的購物體驗與微博上的粉絲、密友等分享,擴充商家的宣傳渠道。
4. 社會化媒體平臺
這個不消多說,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了在門戶上看新聞的方式,靠隨時的刷微博來了解各種大事小情。每個個體都可以在新浪微博上發布消息、傳播消息,有很多第一手的、現場的圖文報道就從新浪微博開始傳播。新浪微博的媒體優勢并非來僅自于新浪所擁有的資源,更多源自于平臺優良的高轉發率,為用戶提供的優質、可讀性高的內容。
新浪微博本身已經成為一個品牌,其先發優勢所積累的龐大微博用戶和良好的氛圍使得用戶對新浪的前景充滿期待,這樣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從而可吸引更多高端用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