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易、搜狐……品類繁多的微博你看得見,而背后相互競爭引發的滾滾濃煙你卻看不見!
為了爭奪微博這樣一塊未來幾年互聯網事業中最大的“蛋糕”,各大門戶“權貴”之間的商業暗戰早已展開……
“圈地運動”
門戶權貴再聚首
如果問任何一位門戶網站的老總:未來幾年互聯網競爭的核心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微博。
新浪微博運營團隊發言人毛濤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不諱地指出:“微博必將成為未來互聯網的最大競爭區域,因為它背后潛在的市場和商業價值太巨大了!” 事實上,微博引發的門戶權貴們的“圈地運動”早已展開……
國內最早的微博客網站是2007年5月創立的“飯否”,這種從美國Twitter獲得啟示的互聯網模式很快就征服了大批的學生和白領粉絲。而騰訊在這個時候及時推出了自己的“滔滔網”,試圖快速占領這一潛在利益領域。然而在2009年年中,“飯否”、騰訊“滔滔網”等獨立微博網站因為一些“復雜原因”被關停或突然關閉。
就在外界以為微博即將偃旗息鼓之時,新浪網忽然殺出,把自己在名人博客上的理念和資源優勢移植到微博中來。很快,這種冒險行為收到了回報,和美國Twitter本質相同的新浪微博很快就在Web2.0時代迅速躥紅。在這種情況下,新浪當然不會放過跑馬圈地的機會,在對手沒有覺醒之前最大程度地占領微博。
在新浪大肆發展微博力量之時,搜狐領頭人張朝陽也嗅到了其潛在的巨大商機從而選擇出山開戰。與此同時,經過此前騰訊“滔滔網”失敗之后的馬化騰也帶領部下重新打造微博市場……
搶奪名人
最直接的反擊戰
當搜狐和騰訊催馬趕到微博領域之時,大片的“土地”已經被新浪圈定,而他們很快就發現,在被新浪圈定的土地中,居住在其中的名人無疑是最有價值也最容易快速得利的一個群體。
名人的助推永遠是捷徑,新浪微博的成功幾乎是新浪博客的翻版。依靠在名博中積攢的大量明星、意見領袖和行業領袖資源,新浪幾乎轉瞬之間就將微博這個詞運作成了網絡流行詞。韓寒開通微博后,一夜之間就有2萬粉絲涌現,單純的一個“喂”就引來數萬圍觀者,還有影視明星姚晨,她的微博粉絲數量甚至可以比肩一家成熟的都市報……類似這樣的名人在新浪微博中還有很多。
怎么辦?搶吧!記者從眾多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在與新浪爭奪微博名人的初期,各大網站都是不惜血本,各種方式綜合運用。一位上海當地知名傳媒人士,同時也是微博上知名的意見領袖私下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某門戶網站的一位高層領導來到上海,請了很多當地的微博名人和擁有大批粉絲的微博意見領袖吃飯,到場的所有人飯后都收到了一部ipad。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許多人之后雖然在其他網站也有微博,但是更多的意見表達還是選擇在該網站,這也是網站籠絡人心的手段之一!”
此外,為了吸引更多的微博用戶,一些門戶網站的名人微博采取了“克隆”和“復制”的手段,也就是在某些名人沒有主動在自己網站開微博的情況下,這些網站自己幫名人開起了微博。
終極戰場
明爭暗斗各顯手段
眾多門戶網站在微博上尋找契機制造事件熱點來吸引草根用戶,其間也時不時夾帶著對于新浪微博的攻擊。新浪微博也不甘示弱,絕不放過一個機會。例如在新浪的一些名人微博中,大批的粉絲超常規的數量增長讓其他門戶網站看出了破綻,因此一些所謂的“僵尸用戶”和“僵尸粉絲”被披露出來。
記者曾做過調查,在十幾位粉絲數量超過1000的新浪微博用戶里,很多粉絲都處于“休眠狀態”。“這些后臺僵尸用戶在支持名人微博或公司用戶,制造一種虛假繁榮的景象,以便形成馬太效應。”一位互聯網人士分析說。
對于業界的質疑,新浪科技頻道主編曹增輝的第一反應就是矢口否認:“新浪微博絕對沒有‘僵尸用戶’!因為這個產品比較新,很多新用戶的活躍率偏低,來了又走了,可能沒有發微博,甚至也沒有更換頭像。他們只是一些休眠用戶,并不是‘僵尸粉’。”無論最終的真相如何,對手攻擊的目的達到了。不過新浪也不甘吃虧,時刻將“微博第一門戶”掛在嘴上,并且一直堅稱“新浪微博沒有對手”。 門戶網站之間的微博廝殺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手段和伎倆。不過這些都被當成“企業核心機密”保護得很好,外人即便通過一些渠道有所耳聞也難以找到確實依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