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艱難的決定,還在2010年互聯網的舊夢中縈繞著。
360為何敢發動戰爭挑戰巨無霸?騰訊為何偏要讓用戶二選一?一旦危及到商業利益,誰都艱難。
這場戰爭的爆發,意味著網絡安全的市場足夠大、足夠誘惑既有巨頭。
但是,在“免費”的外衣之下,殺毒軟件的錢景究竟有多大?2011年,也許正是解開謎底的時刻。
2月17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奇虎360公司計劃今年上半年在美國進行IPO,但目前尚未確定融資規模。
艾瑞咨詢集團總裁楊偉慶在微博中說,“360是僅次于淘寶的重量級互聯網上市項目,期待360的爆炸性效應。”也有人公開質疑,在商業模式不很清晰的情況下上市,是否早了點?
在2010年8月,英特爾宣布以77億美元收購安全軟件公司McAfee,讓業界嘩然。誰也沒想到McAfee這么值錢。
2010年11月10日,金山安全和可牛宣布合并,更名為“金山網絡”,原可牛CEO傅盛出任新公司CEO,老牌軟件廠商意圖二次發力,也再次印證網絡安全市場潛力巨大。
同樣是中國的網絡安全前三,360、金山網絡和瑞星,將創造多大市值呢?國外安全廠商掘金中國互聯網,又能分到幾杯羹?
免費,為了收費
“中國殺毒軟件市場盤子,即便在最高峰也沒有超過15億元”,熟悉安全軟件歷史的人回憶稱,瑞星紅極一時,占據60%-70%市場份額時,不過是8億-9億元的規模。
這似乎并不足以吸引巨頭,直到瑞星、金山和江民付費殺毒軟件的三足鼎立格局,被舉起“免費”大旗的周鴻祎所打破。從2009年10月宣布旗下安全軟件永遠免費至今,360已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
迄今國內互聯網行業發生了三次“免費”和“收費”大戰:第一次是263收費郵箱和網易免費郵箱之爭,第二次是C2C電子商務領域的淘寶免費和eBay收費之爭,第三次則是360免費殺毒和收費殺軟之爭。
“每一次戰爭,都會以免費的勝利告終,并且帶來更好的產品、更優質的服務,以及更強大的商業模式。”360公司總裁齊向東稱。
不過,對于盈利模式,周鴻祎在面對《英才》記者時沒有直接回應。事實上,一切的免費不過是墊腳石,在龐大用戶和流量基礎上,可以再造各種增值服務來收費。
從360的官方網站中發現,類似電腦提速、一對一的客服呼叫、網管虛擬化和云存儲等服務是收費的,對于賬號保險箱等專為游戲玩家提供的功能也是收費的。但是,據行業人士分析,360最大的收入來自網站流量分成,通過360瀏覽器的網址導航來競價收費,比如每日團購等購物列表。
安全軟件,作為電腦右下角的一個工具,并不具備像新浪和騰訊等門戶一樣的廣告展示位。所以,如果大彈廣告,必定會損傷用戶。齊向東早在2010年中國互聯網大會等多個場合都表示,不能把簡單的彈出式廣告作為安全軟件的盈利模式。當然,這也從反面證明,通過流量變現的盈利是有足夠量級的。
周鴻祎曾經在2005年和楊致遠說過,安全是互聯網最大的入口,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因為網民需要安全感。如此一來,“安全+X”將大有想象空間,比如安全+搜索、安全+網購、安全+存儲、安全+網游、安全+郵箱等等。
“互聯網安全領域,目前就是兩種商業模式,一種是‘免費+流量變現’,一種是‘免費+增值服務’,我們是第二種思路,競爭對手走的是第一種”,傅盛對《英才》記者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