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老師曾經說過: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 在科技行業中的很多創新,因為不能貼近生活為大眾接受,也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 那么什么樣的創新才是有價值的呢? 看看這個用在紐約的士上的技術吧,它可以使得的士司機每年可以多賺1萬美元,這樣的創新才有價值。

這項技術是什么呢? 就是當下頗為熱門的移動支付技術的一個分支。 2007年起,紐約市政府開始要求在全市所有13267部的士上安裝觸屏支付系統,以便用戶可以刷卡付車費。 這個觸屏支付系統如下圖所示:

讀 者可能注意到,在這個設備的左上角有著3個按鍵:「20%小費」、「25%小費」和「30%小費」,而這正是的士司機收入提高的奧秘:在2007年以前, 用戶只能用現金付賬時,乘客一般會給司機10%的小費,而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刷卡付車費,他們只能在20%、25%和30%小費這三個選項中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不付小費,但這樣的人極少),這也使得乘客給司機付小費的比例增加到了車費的22%。
按Joshua Gross的估計,這三個按鍵式的全紐約的的士司機每年可以多收1.44億美元的小費,平攤到每個司機身上就是10865美元。 根據紐約市另一份資料顯示:紐約的士司機的平均年收入是90747美元,但運營開支也高達41215美元,也就是說,紐約的士司機平均每年凈收入是49532美元,而增加這10865美元就相當于22%的全年凈收入。
當然,這是由于美國人身上通常很少帶現金,而且付小費對他們來說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這一技術在中國行不通。 不過小編估計正因為有外塊可賺,全紐約的的士司機才會急急忙忙給自己裝上這個東西,間接地推動了這一設備的普及。 所謂科技以民生為本,差不多也就這個意思了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