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的結果表明,乘客對于一家航空公司的品牌認知,有95%以上是在客艙中形成的。對于大多數的乘客而言,能夠留下更為深刻印象的,當屬空乘人員的形象和服務品質,而航空制服,就是對航空公司品牌認知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當空姐們身著設計新穎大方、做工細致精良的制服為乘客進行服務的時候,對于乘客而言也是賞心悅目的享受,能夠在乘客心中留下長久的印象。
牽手知名設計師
正因為制服對于公司品牌形象建設的重要性,世界上一流的航空公司都投入巨大的物力財力以塑造空乘人員優雅形象。
整體而言,空乘制服需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講求配色的柔和度。比如帶有含蓄灰度的色系能夠體現行業的文化性,也能體現其職業的安全性和嚴謹性;鮮亮、醒目的顏色,如天藍色、玫瑰粉色、紫色等,則為的是拉近與乘客之間的距離,同時減少顧客空中旅行的視覺疲勞;象征航空業特征的天空色系及其延伸色系,亦能體現空乘人員的禮儀性和服務性。
有趣的是,1955年11月中國民航成立,當時空中乘務員的制服有著很濃郁的蘇式軍服的特色,體現出列寧裝風格。
上世紀70年代國際航班開通之后,空中乘務員的服裝在認識上有了很大的轉變,較之前的軍服形式的制服融入了女性化的情感。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民航脫離了部隊管轄,并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1980 年廣州民航管理局推出第一套墨綠色航空制服,這也是第一套全國統一的空姐服裝。
1988年7月,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大師Pierre Cardin為新成立的國航設計了第一套空中乘務員服裝,在國內外引起極大反響,這意味著中國民航空乘的制服設計逐漸完成了與國際的接軌。
現在,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都聘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為自己的空乘設計制服,而出自大師之手的設計服裝也更加提升了航空公司的檔次。
法國航空公司的制服出自奢侈品巨頭LOUIS VUITTON的設計師Christian Lacroix之手。全套制服從手套、女鞋、帽子、短外衣到正裝的設計,從始至終都由Christian Lacroix獨立完成,這在法航制服設計上史無前例。
大韓航空的空乘制服是意大利設計師Gianfranco Ferre的作品。早在1989年,Ferre就因設計Dior的Cecil Beaton寬領帶時尚裝而獲“金頂針”獎。同時,Ferre自己品牌的時裝店也遍及全球。
國航的第二套空乘制服,也就是目前使用的這套制服,也出自著名時裝大師Olivier Lapidus之手。東方航空空乘的制服則是由法國著名品牌Christian Lacroix所設計。
航空公司的空乘制服需要多少花費?
一套制服所包含的設計價值顯然高于其原材料的價值,因此,不同航空公司的空乘服裝也有不同的價格。以四川航空為例,2009年8月,四川航空“蓉京”精品航線的空姐從古板的空姐制服換成完全由手工繡制而成的蜀繡旗袍,展現了女性身形的婀娜多姿,這樣一件制服的價值大約為660元。
傳遞營銷理念
空乘人員的專業化形象是將公眾形象疊加在了個人屬性上,直觀地展現了一個企業的精神文化。制服的變遷,除了基于時尚性和功能性的考量外,也可以折射出一個航空公司的經營理念。
例如,海南航空公司將其標志性的海島民族服飾更換成了如今的“國際灰”系列,正體現了海航國際化的進程。
去年有媒體報道,春秋航空為了給旅客的飛行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將推出女仆裝主題航班。屆時,在航班飛行途中,空姐將更換空乘制服,穿上一身女仆裝,男空乘則為換上一身英式管家服,為各位機上旅客服務。
其實這也與春秋航空的定位有關,作為中國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主要的目標客戶是35歲以下的旅游客人,而他們追求新銳、時尚,“女仆裝”在某種程度上恰恰迎合了年輕旅客的獵奇心理。不過因為媒體對此舉褒貶不一,春秋航空宣布將修改原定計劃,暫不推出該主題航班。
此外,國航的空姐制服也體現了他們的服務特色。作為中國唯一一家載旗航空公司,國航要傳達的理念是大氣、時尚又不失傳統。據國航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國航的女乘務員制服分為紅、藍兩種顏色,雙數月份時乘務長穿著紅色裙服、乘務員穿著藍色裙服,單數月份時乘務長穿著藍色裙服、乘務員穿著紅色裙服;當遇到重大節日時,乘務長、乘務員一律穿著紅色制服。
與其他航空公司頻頻更換制服不同,新加坡航空公司當屬特例,因為其空乘制服從1974年來,40年未更換過樣式。
有專業人士曾分析,這是品牌符號固化和強化的有效手段。新航制服在設計之初,就是想傳達東南亞的民族特色。而且,品牌形象是跟品牌定位、服務的人群密切相關的。一直以來,新航的主要客戶目標和客戶群都是商務人士。如果品牌定位不變,服務的人群不變,那與之對應的品牌形象也不需要改變。
在業內人士看來,職業服設計和管理的最佳境界是,能讓別人一眼就認出這個職業服是哪家公司,歸屬于哪個行業。職業服不僅要注重外觀,更要體現企業的文化、精神和行業規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