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私家車擁有量的上升,我國城市周邊游的市場在迅速擴大。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旅游發展委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居民在京旅游人數9983萬人次,同比增長10.8%,旅游消費334億元,同比增長18.6%,人均花費335元/人次。
就在周邊游這片藍海中,“周末去哪玩”的團隊二次揚帆創業了。
這回他們選擇了“輕模式”:在O2O的兩端中,產品采購被交給了Offline的傳統旅行社,讓他們去對接景點商家,自己則集中所有精力,專攻Online的互聯網營銷和產品設計。
這種思路對于一個旅游企業而言,其實是激進的。但對于一個線上公司來說,則可以“輕裝上陣”。如何在“輕重”之間取得平衡,則是很多在線旅游領域的創業企業必須要面對的。
做產品:少做一個O,Offline委托代工
據周末去哪玩CEO張文龍介紹,他們團隊在2010年到2012年,做的是“周邊游旅行網”。這個項目和“周末去哪玩”同屬于周邊游領域,但因為當時他們自己去負責采購、打包線下周邊游產品,操作和成本便成了難以承受之重。另一困難則是網站流量的獲取,當時只有在百度上投放關鍵詞廣告,現在回想起來,是高價而低效。
總而言之,用戶獲取成本和采購運營成本過高,使當初B2C的商業模型無法持續下去。
吸取教訓之后,重新出發的“周末去哪玩”讓自己要做的變得更“少”了。
“周末去哪玩”選擇了所謂O2O模式,并且有意的少做了一個O。他們團隊在各地挑選旅行社作為Offline的合作伙伴,然后從策劃、采購到訂單處理和客服服務,產品的一系列流程都交給傳統旅行社“代工”。
這種模式,使得合作的傳統旅行社,在掌控當地資源的優勢得以發揮。且每個城市只選擇一到兩家旅行社合作,避免了產品混亂、標準化差、產品呈現不一致的問題。
而之所以稱為“代工”,是因為“周末去哪玩”也會參與設計產品。這部分就得說到“周末去哪玩”真正專注的Online端了。
做移動:多了解客戶,多了解周邊游
周末去哪玩CEO張文龍反思道:之前的創業之所以不成功,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團隊對周邊游這件事的認識不深。而借著微信爆發的契機,情況發生了轉變。
和當下很多旅游創業企業一樣,“周末去哪玩”也是發端于微信公眾號,再有網站的。草創時,據稱三個月內聚集了數十萬的北京地區用戶;眼下,其微信的日均用戶增長數超過2000,微信導入的流量占其總流量的80%。
“周四周五的訂單量是最大的,周五晚上十一二點下單量很集中”,張文龍介紹,周邊游消費的特點是決策快,不會查看太多攻略,只需要一個大概的指引,周末開車就上路了,“這也決定了我們主要平臺應該放在移動端”。
移動端確實為收集用戶反饋提供了便利。“將微信后臺收到的用戶回饋,交給旅行社,這樣提煉設計出來的產品,售賣效果是非常好的。”張文龍介紹,這種從Online到Offline的產品設計,能在2天左右完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