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需要多少錢?有人測算稱,假如你距離退休還有20年,那么退休后需要242萬元的養老金。以現在北京人均年收入約5.6萬元簡單測算,只有43年不吃不喝才能賺夠養老錢。那么,除了努力工作賺錢外,我們還能有哪些途徑可以解決養老這一后顧之憂呢?
途徑1:考公務員
當年被眾人摒棄的體系,卻讓現在的年輕人趨之若鶩。年輕人的理想不再是創業,而是能夠擠進公務員系統。因為考上公務員,不僅能享受到好的福利、待遇、升職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無需為養老發愁。
但是,考公務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及物質成本。小程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研究生,距畢業還有一年。他準備考取家鄉的公務員。“工作收入穩定,有升職機會,最重要的是老了也不用發愁。”小程向記者表示。所以,一年前小程開始準備考取公務員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習公務員基礎知識、申論,還需要了解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變化。
據記者了解,不同的公務員崗位筆試、面試次數不同,一般需要三四輪。小程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了前幾輪,成功加入了公務員的行列。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培訓費、制裝費等費用對還是學生的小程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看來公務員雖然外表光鮮,但實際付出的努力要多得多。
途徑2:自主創業
當然,不僅公務員是“金飯碗”,國企員工、銀行職員、教師等都是不需要為養老發愁的。但也有很多人通過自己的雙手來賺取養老金,自主創業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不過前提是創業成功。
小王以前是一名私企員工,由于在私企干得并不順心,所以他決定辭職自己辦公司。他和兩位朋友籌集了50萬元的注冊資金,開了一家軟件公司。公司初期總共有老板加員工4個人,主要外包其他公司的軟件銷售。前兩年公司都處于虧損的狀態,隨后小王的公司也開始自己開發軟件,在創業產業基金等的幫助下,這才慢慢走入正軌,在第三年扭虧為盈。現在小王公司的員工已經發展至20人,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000萬元。
不過,自主創業也并不是適用于所有人,首先需要有一定的注冊資金;其次要有好的創業項目;再次還需要好的團隊協作能力。當然,如果要保證自己養老不愁,公司運作自然要“風生水起”,直到自己退休或者傳承給下一代。
途徑3:以房養老
“以兒養老不如以房養老。”不少有一定經濟條件的百姓,都開始慢慢地加入這一行列。小李夫婦都是“80后”,除了自己現有住房以外,3年前,他們就在三環內置辦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當時購買需200萬元,首付60萬元,他們辦理20年的按揭貸款,平均每月月供約1萬元。現在每月房租收入5000元,另外還需自添5000元來還月供。小李表示:“這套房子現在至少值350萬元,雖然目前還有一些房貸的壓力,等到45歲時這種壓力就不復存在了。我們每個月可以收取一定的房租以備養老;另一種選擇就是在房價比較高的時候將其出售,從而換取一大筆養老錢。”
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火爆,不少人開始選擇這種以房養老的方式,有的人甚至購置多套房產,除了租用外,更可利用房產的升值空間來賺取養老錢。而近期北京地區還開展一種“以房養老”業務試點,即老年人本人或法定贍養人可以房產作為抵押向銀行或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用于養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