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公司、零部件,到行業門戶、二手車、保險,再到經銷商、快修連鎖,各路資本正在汽車全產業鏈上加緊布局。
上海同濟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濟同捷),日前出現在一份內部的“2008年擬上市公司名單”中。與其他公司選擇滬市不同,同濟同捷選擇的上市地點是在深圳,具體時間為2008年6月~8月。而此前,該公司董事長兼CEO雷雨成也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類似的想法。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同濟同捷今年登陸深市,應該沒有太大懸念,屆時其將成為國內首家汽車設計類上市公司。
業內分析,在當下汽車產業業態正在發生巨變的時刻,同濟同捷作為一家上游企業上市,必將對整個汽車產業鏈的未來帶來深遠影響,而由此引發的相關并購重組也會突飛猛進。
整車設計帶動 上游向中下游挺進
同濟同捷是一家典型的由資本助力成長壯大的創新型公司。
雷雨成前不久剛剛獲得“2007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稱號,其獲獎評語是這樣寫的:目前在售的每10輛國產乘用車中,就有1輛源于雷雨成和團隊的設計開發;在他和同行的努力下,中國成為第八個具有轎車開發能力的國家,打破了國外汽車技術在國內的壟斷。自2002年以來,在雷雨成的倡導和組織下,同濟同捷已成功舉辦過六屆“汽車產品全數字化設計開發技術方法與流程國際研討會”,該會已成為國內汽車產業頗具影響力的技術盛會之一,對提高我國汽車產品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同濟同捷創辦于1999年10月10日,雷雨成本人一直被認為是汽車設計界的狂人,幾年間公司成長迅速。
隨著中國汽車業的全面發展,汽車設計公司也紛紛涌現,這當中既有本土公司也有跨國公司。目前在國內,本土汽車設計公司已達50~60家,但大多以局部開發為核心;跨國設計公司也相繼進入中國,約有20家在國內設立了分公司。作為創立最早的本土設計公司,截至目前,同濟同捷已累計設計出90款整車,正在研發的有100多款,其中自主品牌汽車與合資品牌汽車的比例為7∶3,客戶包括一汽集團、江淮汽車、長城汽車、海馬汽車和上海通用等。
截至2007年7月的資料顯示,該企業人數已達到900多人,年營業收入在8000多萬,凈利潤1200多萬。雖然以汽車設計公司聞名,但其主營業務卻不僅僅是汽車設計,具體包括汽車整車、零部件、汽車高新技術及機電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及相關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軟件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制作,銷售自產產品。
此時公司的股權結構是,第一大股東為雷雨成等38人,比例46.27%;第二大股東為杭州華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比例20.99%;第三股東是CHINASCIENCE,比例20.06%;第四股東SINA-JPFUNDCO.,LTD,比例2.22%;第五股東上海同濟企業管理中心,比例2.22%。從同濟同捷成立之初到現在,曾得到過各類資本在各個階段的大力支持,其發展速度有目共睹,特別是近期,表現更是咄咄逼人。說到其發展迅速,首先體現在其不斷擴大的經營范圍上,除了現有的汽車設計外,還收購了一家浙江模具公司。因為通常模具制造收費較高,設計公司研發的樣車大多要委托模具公司進行生產,而同時擁有模具公司,將使其成為國內首個能夠自主制造樣車的汽車設計公司。
近期,其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前不久,旗下同濟同捷汽車技術服務與零部件連鎖網絡正式開業,此舉標志著同濟同捷正式進入汽車后市場領域。據內部人透露,到2008年底,“同捷零部件連鎖網絡”計劃在上海設立10家門店,之后將陸續擴展到其他城市,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全國的汽車技術服務與零部件銷售連鎖網絡。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同濟同捷作為國內規模最大、全專業綜合性獨立汽車設計公司之一,將產品線延伸至汽車后市場領域,具有諸多優勢,比如對汽車的理解更透徹,提供的服務更專業;完全采用自營店,有助于對貨源、質量、服務及配貨的統一管理等。
此番如果上市成功,依照雷雨成的做事風范,下一步一定會攻城略地,進一步向中下游多業務領域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