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嘉賓與觀眾互動環節,臺下高舉的手表露出了新能源或是節能企業對資本的無限渴望。
“給一個支點,中國人完全有能力到2020年不再進口石油。”第一位提問的觀眾來自南京巨瀾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介紹其公司研發的大比例車用甲醇汽油的優點以及面臨的困難。
另外一個提問的觀眾來自一家研制出用太陽能發電技術的企業,稱其發電成本比煤電等其他發電方式都要低廉并且絕對環保。“為什么沒有人給我們投資呢?”
專家觀點
《節能法》修訂案有望6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以下簡稱《節能法》)修訂案樂觀的話下個月就會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
這是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周伏秋26日在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的。
周伏秋指出,這次《節能法》的修訂,主要在于明確了節能的主管部門,明確各機構職能和權限。在加強監察的同時,明確了監察職責。周伏秋同時強調,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應當設立節能專項基金,將其納入政府預算。另據周伏秋透露,財政部也將針對這個問題出臺相關的實質性措施。
據了解,《節能法》于1997年11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但由于我國能源管理、節能機制、節能技術和能源供給方式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去年3月,由全國人大財經委牽頭正式啟動《節能法》修訂工作。
發改委專家:中國具備開征能源稅條件
中國目前是否具備開征能源稅的條件?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李俊峰在論壇上向記者做出肯定的回答。他的同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周伏秋進一步表示,制定能源稅是多種利益協調的結果。
周伏秋表示,一種稅的制定是多種利益協調的結果,能源稅這條路肯定是要走,政府已經開始重視這個事情,已經納入了視野。能源稅從國際上看作用是多方面的,促進節能只是一方面的考慮。
作為能源稅的一種,燃油稅在我國最早于1994年被正式提出。此后,何時開征燃油稅的話題幾乎每年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反對者的理由是目前油價太高;支持者反駁:油價高說明供應緊缺,緊缺下需要節油,促進節油則需要開征燃油稅。
我國現行的養路費,歸交通部門管理,屬于地方政府收入;稅改費后,就將交由稅務部門管理,上繳國家財政。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