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機會之嬰童產業
穆一凡
從2007年起才逐漸有風險投資涉足國內嬰童市場,相比B2C和網游等被投資人反復掂量了數十年的行業,這只是一個早期的市場,是什么讓它獨具魅力?
秘訣之一在于嬰童經濟背后“親子文化”的支撐。在中國,孩子的地位更加顯貴,“421”的結構正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結構。家里除了父母之外,還有四個老人圍著他們轉——就這么一個寶貝,其他開銷都可以省,但不能克扣了孩子那一份。杭州嬰童協會會長、貝因美集團董事局主席謝宏更是測算說,目前中國6歲以下嬰童的消費市場達到5000億元的規模,到2010年這個數字將翻一番,達到1萬億。
除了文化因素,年輕一代的風險投資家的捧場,也是嬰童市場成為投資熱點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這些風投本身就為人父母,他們大膽的偏好垂直行業,看好創新模式,最絕的是他們“考察創業團隊”的方法。他們的子女就在用這個創業團隊的產品和服務,他們本人是直接的埋單者。
只需給出幾個例子,像寶寶樹、樂友、睿稚等公司獲得的投資,都是抓住了這群“家長”。而嬰童產業本來就萌發了大量的創業公司,這些創業者自己就是為人父母,對行業有特別的理解,碰到了同樣為人父母的風投,往往相見恨晚,一拍即合。
在嬰童領域,并非做得雜就能有生存能力。智基創投管理合伙人呂強告訴CBN記者,整個嬰童行業的概念太大,如果把整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落到實處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個細分市場。而每一個細分市場的培育都需要時間,當一個市場趨于成熟時,就需要有創新來尋求突破,因此,整合并購將會是成熟市場最終的歸路。
投資機會之遠程教育
穆一凡
新技術與傳統行業的共生體從不缺乏追捧者。
中國龐大的教育市場和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應用,讓遠程教育搭上了“東方快車”。遠程教育通過數字化音頻和視頻,讓文字、圖像和聲音能同步傳輸,在改變傳統教育方式與學習習慣的同時,打通了人們獲取教育資源的另一道途徑,未來或許也能打破教育這一傳統行業的瓶頸。
真正的網絡教育應該是互動的,戈壁投資合伙人謝士駿告訴CBN記者,創業團隊要專業,商業模式要創新,最好還要跨市場,在用新技術解決教育問題的同時,讓接受教育的人真正得到收益,并逐漸習慣這種遠程的方式,使其成為傳統教育的一個有力補充。
謝士駿表示,線上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線下的教育培訓機構們,而是其商業模式本身。教育的門檻本來就不太高,單純的授課模式很容易就會被后來者復制,這意味著線上教育必須和教育內容、市場相結合,盡快形成核心競爭力。
此外,新東方、華爾街等已站穩腳跟的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早就推出了網絡教育業務,他們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穩定的受眾群體,給提供單一網上教育服務的機構產生了一定的生存壓力。因此,謝士駿表示Cye.com.cn,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拓展教育培訓產品本身,尤其是基于互聯網應用的課程設計和特色服務,從而達到用戶的口碑相傳來實現口碑式營銷。
“網絡已不再是遠程教育機構最大的收益來源,將成為其打開渠道的一種方式。” 智基創投管理合伙人卓德欽告訴CBN記者,類似正保遠程、安博教育等以網絡教育起家的企業都在發展線下實體教育,開始從網絡教育慢慢地向實體教育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