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告訴我們天使是:“上帝的使者、一個保佑幫助人的神、一個行為高貴的人。”所以我認為:天使的本質,不是出錢的人,而是一個樂于助人、不需掌控、一定要有增值的人。這三點這么一說,全世界(包括中國)的天使投資人就變得很少了。
結識“硅谷教父”
今年春節期間,我在硅谷見到了幾位天使,其中最著名的是Ron Conway。他被稱為“硅谷教父”,實際上他親和力非常強,他完全是靠人脈來做天使投資,硅谷所有的人他幾乎都認識。
我在微博里寫了見硅谷最牛天使Ron Conway的感想:1)硅谷教父Ron是幾乎每個成功公司的天使,失敗率只有33%;2)他最大的價值是他30年的人際網和個人名聲;3)他的投資模式是:擬定戰略方向,拉攏專家共投,依靠別人做分析;4)一天見五個團隊,快速決策,每筆投少額;5)小而精的三人團隊,時間分配給成長最好的公司。
Ron跟我說,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廣結善緣,三十年形成的人際網。每家他投的公司,每個他認識的人都非常認可他,他做人做事的準則就是他是一個真正的教練、幫助者,他會選一些重要的技術、產品的趨勢,然后去投很多比較靠譜的人。他就每個投一點,投了200多家,著名的包括Google、PayPal、Twitter、Facebook等,失敗率只有33%。
這次和Ron Conway見面特別有意思,談了以后,他就說,哇,創新工場這個模式特別好,我可不可以投?我說,好啊,我歡迎你投。他說,我投5萬美金可以嗎?我都不能相信這個有幾億身家的人只投5萬美金。我說:你投1塊錢我都歡迎。然后他說:我知道你不需要我的錢,但是錢代表我對你的信任,我可以幫你再介紹硅谷最有名的隱身幕后的天使,這些人的人脈你用得上的,而他們也需要了解中國。
從美國回來以后,我就收到一份名單,里面全是美國的who’s who,最大的媒體界、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的CEO,某某界最有錢的人,過去我在硅谷工作那么多年,也沒認識這么多人。其實創新工場現在并不是特別缺錢,但是Ron的意思是說,這十幾個人每個人投幾萬美金也好,幾十萬也好,以后跟你就是一家人了。我切實感到一個天使如果做得好的話,可以引發這樣一個呈指數成長的人際關系。
硅谷天使投資的歷史
在硅谷的初期,其實VC扮演的角色就很近似今天的天使。因為當時的公司都特別需要幫助,VC就會在各方面提供特別完善的幫助,有時甚至還會直接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硅谷最著名的Kleiner Perkins在初期就給創業者提供了最細膩的扶持。另外,蘋果公司前CEO邁克•馬庫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后來,硅谷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公司,而這些公司上市后,有些高管賣了股票,運用自己對技術和產業的理解,和過去建立的人脈,參與天使投資。這里面有些離開了公司,比如說John Doerr離開Intel加入Kleiner Perkins。也有些留在公司做天使,比如說Sun的首席科學家Andy Bechtosheim投資谷歌。這些天使和中國著名天使周鴻祎、雷軍等都有些相似。
不過這些天使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用較少的錢占較少的股份,這樣做得好的公司估值上升后,可以稀釋很少就得到下一筆資金,而且保留創業者控股的良好狀況。而在中國,有些天使被稱作“魔鬼”,他們利用了創業者早期“想多融點錢”的心態,誤導創業者,讓天使一開始就控股。如果做得好,幾輪之后,創業者才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多少股份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