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使辦孵化器,打造“創新工場”孵化模式
有些超級天使除了提供基金,也開始創立孵化器。硅谷最火的一家超級天使孵化器是Y Combinator。它的模式跟創新工場很像,只是項目比創新工場更小、更早期。Y Combinator一個項目只投2、3萬美金,占5%左右股份,會安排教練給每個創業者,并且有創業課程等的輔助,但是不提供創業場地。除了它之外,還有以房租換股份的Plug and Play、紐約市的高科技孵化器Betaworks、橫跨歐美的Seed Camp、 擁有最多非全職教練的TechStar加速器。
當然,這個模式依賴的是美國有強大的生態系統:天使很多,VC可以接下“畢業生”,還有大公司愿意收購。但是,這三個條件在中國都還不完善。天使不多,VC不投這么早期的,大公司寧愿山寨也不收購。另外,中國創業者更需要幫助。因此,創新工場和Y Combinator有幾點不同的地方:(1)創新工場自己有創新工場發展基金,可以投那些最有希望的項目,直到他們可以被VC投資,或被大公司收購為止;(2)創新工場會要求所有得到我們投資的團隊搬入工場,這樣更方便得到多方面(法務、人事、財務、技術架構、用戶體驗等)的輔助。
(5)天使與創業者結盟對抗VC,打亂VC格局
硅谷天使的崛起完全打亂了VC業的格局。除了上面描述的天使與創業者結盟對抗VC之外,有些超級天使甚至跳過了VC,直接接上投資銀行、私募或像俄羅斯DST這樣的基金做上市或推延上市。
這樣一來,早期最高回報的機會被天使占去,后期Pre-IPO最穩當回報的機會又被投行、私募、 DST等占去。VC所剩的是低回報、中風險的中期。如果刨開Google,硅谷過去十年整個VC業回報都是負的。再加上天使和后期私募搗亂,雪上加霜,現在除了頂尖的VC之外,大部分的硅谷VC都面臨滅頂危機。
中國的VC也面臨這樣的挑戰嗎?現在中國VC的回報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上述幾個趨勢在中國遲早會發生的。不少VC已經被后期的利潤引誘到了后期。創新工場設立后,也有不少機構開始往早期進軍。所以,幾年后在中國也可能會看到中期VC的挑戰,尤其是如果天使快速崛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