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與行業空間的誘惑
4月的三亞并不算熱,但投資者和創業者都熱血沸騰。
電商企業成功實現海外上市最能夠鼓舞人心。2010年10月,麥考林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電子商務B2C上市第一股。麥考林成功上市之后,行業的投資升溫,也重新燃起了投資家和企業家們心中的夢。
而自2009年開始,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電子商務B2C企業都已經紛紛開始籌備上市。
“電子商務海外上市的熱潮、包括投資的熱潮是因為對金融危機以后華爾街的股市有一個期待。”信中利投資總裁汪潮涌分析道,過去一年多達30多家公司在海外上市,按照過去華爾街的情況來看,上市資源不多是一個原因。
浪淘金創始人兼C EO周杰則表示十分看好電子商務的空間。“早期的時候整個電子商務的困難很多,很多環節都不好解決,包括支付、物流、推廣、服務,隨著各個環節完善了以后,要做平臺是不得已的”。
周杰進一步分析道:“但在最近這兩年,電商發生了變化,支付基本上解決了,物流問題在這么大的資本的推動下不出一兩年也可以得到解決。”
從網上購物的習慣來看,最近的一年網購的人數已經提高到35%,擴張得非常快。創投機構們相信,在未來的2011年或者是2012年,網購的人會越來越多。
“現在雖然只有35%的人參與網購,但是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人是80%-90%,這些是很容易進入到電商的網上購物行為中的人,他們可能在未來的一年里面進入到網購的市場中,通過社區、團購或者其他的方式,這個是電
商的機會。”周杰分析說,電子商務門檻低,2011年會有大量的電商誕生出來,尤其在資本的推動下電子商務會爆發性發展。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員分析說,電子商務B2C投資市場的火爆一方面說明中國互聯網市場逐漸從娛樂應用為主導過渡到商務應用階段。“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投資熱潮也使我們看到了資本的追捧為電子商務細分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現在談賺錢尚早”
盡管電商領域的投資風起云涌,但投資人的看法總不像創業者那么樂觀。
“電子商務與SN S的做法不一樣,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很緊密,必須對實體經濟行業有很深的理解,你才能在長時間段內生存下來”。當當網投資方之一開信創投總經理兼管理合伙人曾之杰分析道:“當當的成功有各種的原因,但是在互聯網電子商務的領域,到最后成功不成功很難講。”
曾之杰認為:“因為中國國土的面積很大,零售業也不發達,信息流通也比較慢,但是互聯網行業很大,電子商務這個行業也很大,到最后大家能不能賺到錢、投資人能不能賺到錢還是個問題”。
“在同期美國互聯網上市的公司反而很少,包括Facebook這么大的公司都沒有上市,反而中國的小公司上了,這個并不代表中國互聯網公司真實的價值,也不代表長遠的價值”。汪潮涌也持有謹慎的態度。
事實上,劉強東也對行業的熱度保持著幾分清醒。在他看來,一個行業熱的時候可能也是有問題的時候。“做一家公司,真正取得具有投資者的青睞,我想還是你的模式和價格。”
如何能讓電商行業的創業者與投資人形成默契?劉強東認為:“電子商務同業人,最終能夠讓你的投資轉變為股東,你必須把成本降低到70%,你讓你的股東、你的投資人看到你的成本是低于其他公司的,低于傳統的模式,這樣就可以提高你的盈利,而不是瘋狂地打廣告。”
“如果不關心效率只是拼命打廣告的話,可能真像美國電影那樣,離2012就不遠了。”劉強東如是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