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環亞投資的基金中,企業LP占了90%,自然人很少;而浙商創投擁有了八個基金,包括近200個自然人LP,包括傳化集團、喜臨門集團、濱江集團、紅石梁集團等,直逼以“廣撒網”著稱的九鼎投資。
以胡旭蒼、陳越孟為主的第二代們通過正規的投資機構,專心在投資路上掘金。這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模式,自己既是LP又是GP,投資父輩、親朋好友的錢。這兩家機構的風格還有所不同。陳越孟組成了一個五十余人的大型隊伍,在一些城市擁有分支,他的投資信條是“靈活高效、嚴謹規范”,備選企業眾多。而胡旭蒼則極其謹慎,多數篩選過的案子他都要親自去探查一番,下面的投資經理都是他的“眼線”,沒有高級投資經理,因為“其他人誰看都不算,暫不放決策給他們”。
從對創意產業的投資就可以比較出來。陳越孟對影視行業進行了不少分析,華策影視、中南卡通、數位科技、華數傳媒這些龍頭企業一個沒落下;而胡旭蒼曾經錯過華誼兄弟,但是他不覺得可惜。
2008年年初,胡旭蒼在上海時被一個朋友推薦去看看華誼兄弟,他還有些不屑,“看了半天那個報表,實在看不出這個東西能上市,靠幾個明星和馮小剛拍幾部電影么?而且證監會整天說開創業板,說了十年都沒開,怎么知道創業板一開這個東西就能上市?但是中國人很奇怪,70塊看場電影他不愿意,70塊錢去買他一只華誼兄弟的股票,他又愿意買,這也說明我對這個行業徹底不懂。”
“我作為親戚朋友們的資金的負責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投資的安全性,首先是安全,再是便宜。你不安全再便宜也沒用。一個都不能投錯,其實即使每一個都不愿意投錯,你也會有投錯的時候。我如果允許自己有點兒疏忽,那可能最后的錯誤就不是一點點了。”
胡旭蒼總結了自己的風格,看“十二五”規劃,政府指哪他們就打向哪,絕對不能碰那種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可以有點兒風險和瑕疵,但要看的懂,而且懂得怎么去規避;可以踩黃線,不能踩紅線。
“有個企業號稱自己怎么樣,我和幾個經理去跟老板談,他們進去了,我就扔了一條煙給看門的保安,就跟他聊一天發多少車貨。我就可以算出他一天有多少銷售額嘛,你總得發出去吧?你貨只發一車,那我算起來你這三車才裝得下,說明你肯定放了三分之二的水。最后那個公司沒投,老板不誠信。”這些東西多數來自家族企業的耳濡目染,商業本就有共通之處,不過由于自己要投資,會促使自己更瘋狂地去學習。
不過在國內煤礦投資、房產限制的情況下,來自實業的錢轉向創投是個趨勢。胡旭蒼所在的大樓中有很多創投機構,數量之多讓他也不明白;上市公司中也有很多專門做投資,比如雅戈爾的報表中創投能夠占到較大比重;德力西也于去年注資到網絡游戲領域。“原來實業是萬千寵愛于一身,現在情況不一樣,也是我選擇做創投的原因。”胡旭蒼說。
“其實擁有家族企業背景還有個好處,投資界競爭激烈,我們去看項目的時候,被投企業會說,誰誰誰馬上要投了,已經定下來了,你們趕快投。反正我不會跟著他們的思路走,不會急功近利。”陳越孟說。
不過還有些富二代選擇了其他的方法,例如有些人會組成母基金,向其他創投機構投資,而這更需要解決LP的信任問題,還有些“富二代”會到大的投資機構做學徒。
“富二代做投資很好,不參與永遠不知道里面的秘密。你進去賭了你才會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兒。”胡旭蒼說。陳越孟則認為自己的路線選得很對,“我喜歡做一些資源整合的東西,做一些宏觀的比較,投資是最適合我的。創立一家企業有80%~90%是不成功的,如果我投資一家,每家企業占到5%也不錯。”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