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有著較大的資本擴張的要求,而中小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會受到抵押、擔保等申貸條件的限制,且財務成本較重。在債務融資較難實現的壓力下,上市融資或許是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的較好選擇。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以及國內投資者的投資水平所限,監管部門為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必須對中小企業上市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這就注定在現階段能夠上市的中小企業數量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形成了中小企業上市的艱難坎坷之路!但是艱難并不意味著不可行,本文即為中小企業上市的艱難之路進行剖析并提供可供選擇的途徑。 中小企業存在的典型問題
目前能夠在國內A股成功上市的中小企業只有不到500家,僅占全部中小企業法人的十萬分之五點六。中小企業在上市之前往往認識不到自身所存在的一些管理問題,往往是在上市進程中,對上市企業的資質和條件才有所了解。而對自身管理問題沒有做好充分的調整和準備的情況下,匆忙進入上市流程,為了上市而上市,卻反而受到了制約,甚至最終沒有通過證監會的審核而告失敗。
通過分析近些年中小板和創業板兩個板塊申請上市企業的審核未通過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缺乏持續的盈利能力和增長能力
尤其是針對創業板,除了硬性的財務指標外,其上市條件之一就是公司要有很好的成長性,即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在被否決的公司中,不乏缺乏持續的盈利能力和增長能力的公司。這類公司存在以下特征:所處行業規模較小、發展空間有限,公司在行業中缺乏競爭優勢;利潤嚴重依賴稅收優惠、政府補貼等政策優惠;利潤來源于多種業務,主營業務不突出等。
缺乏獨立性
獨立性是IPO的基本條件,也是決定企業持續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缺乏獨立性的企業很難過會。公司缺乏獨立性有兩種表現:①對內缺乏獨立性,通常是由于改制不徹底而形成對主要股東的依賴,可通過資產重組解決;②對外缺乏獨立性,通常表現為在技術或者業務上對其他公司的嚴重依賴,可通過增強公司實力、減少對單一客戶或供應商的依賴,同時加強信息披露來解決。
在最近三年存在信息不實、管理經營不規范的問題
信息不實和管理經營不規范,也是上會被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該類問題通常表現為委托持股;非法內部集資;設立時虛假出資或對實物資產沒有進行評估;環保受處罰;偽造或篡改納稅報表;人員管理不規范、有重大勞資糾紛或其他糾紛等事項。
募集資金的項目不具可行性
該類問題表現為:募集資金擬投資的項目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公司應當將募集資金投資于主營業務,并做詳盡的可行性分析;募集資金擬投資的項目缺乏技術支持。
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差
表現為沒有按照在中小板或創業板的上市規定以及招股說明書準則批露相關信息,通常包括內容不清楚、不確定以及前后矛盾等問題。
預先應對,未雨綢繆
一般創業型企業的管理層都對企業自身的問題研究不透徹,這主要是因為在未上市前,企業的經營管理通常屬于粗放型的,目標單一;而通過上市進程成功上市后,由于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對企業的監管要求日趨嚴格,各項法規和規章也對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問題、內部控制問題、關聯交易問題等一些重大問題有明確的要求,迫于這些壓力,企業的管理層不得不把目光集中在企業內部,從抓生產營銷到抓內部治理,而產生了很多觀念上的碰撞和理念上的革命。
首先,中小企業應該在上市成功之前,預留出兩至三年的時間進行企業內部整頓,梳理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對職責有缺陷的部門要及時整改;按照內控要求重新架構業務流程、劃分權限層級,避免職能交叉、多頭管理的問題;梳理各個崗位的工作標準,使員工工作有規章可依循、行為有標準可參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