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客Pandodaily創始人Sarah Lacy關于硅谷人才收購的評論文章在硅谷生態圈引起了很大爭議。其中一個提出反對意見的是非官方Facebook博客AllFacebook.com創始人Nick O’Neill。下面我們把雙方爭議的焦點和各自持的意見整理給大家。
Sarah:在硅谷已經很難看到徹頭徹尾的失敗了。創業公司要是真混不下去了,還有收購這條路,大不了把公司賣了重頭再來。
Nick:不是所有失敗的公司都能走上收購這條路。那些作為收購方的大公司又不是廢品回收站,什么公司都要。只有擁有最優秀團隊(這些團隊一般都非常。┑墓静趴赡苡袡C會被收購,而剩下的公司只能痛苦的死掉。在硅谷那些創業失敗的公司中,如果有一家被成功收購的話,那就意味著還有10家是被大公司的收購計劃放棄的。
既然硅谷有這么多倒閉的公司,那為什么很少有在新聞媒體上看到呢?Nick表示,這是因為讀者對這些小公司的倒閉故事一點都不感興趣。的確,從古至今,人們都有一種英雄情結,凡事都喜歡聽好的。如果一家創業公司獲得了融資,或者得到某著名VC的投資,新聞很快就會出來,但如果這家公司干著干著就倒了,那它就只能靜悄悄的倒了,因為一家公司的倒閉很少有機會成為一個新聞點,除非這家公司是Facebook或者Google。
Sarah:收購是讓創業者和投資人安全退出的一種軟著陸方式,不僅能夠讓他們在創業或者投資時省去很多后顧之憂,而且能夠在他們的履歷中留下光輝的一筆。
Nick:收購在公眾心目中的光輝形象完全是媒體誤導。媒體經常把收購描述成創業公司的巨大成功。要是某家創業公司被Facebook收購了,媒體經常會采用這樣的報道傾向——你看這家公司的想法、人才團隊、技術多牛啊,都能被Facebook收購。但事實上,很多收購對于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為這意味著投資人投資失敗,在其投資組合中也會以失敗的標簽來標記這次投資。同時,這也意味著創業者這次創業失敗了,他那曾經美麗的夢破碎了。而且當這些Cye創業者想再次創業的時候,創業者的這些收購記錄對于新的投資人來說很可能是失敗記錄。比起這些有”失敗記錄”的創業者,投資人更傾向于投一些成功的創業者。Nick表示,創業者和投資人在創業失敗的時候尋求收購,是一種不得不做的選擇,目的確實如Sarah所說是尋求一種軟著陸方式。但這并不表示,他們在創業或投資時沒有后顧之憂,可以任意而為,畢竟大家的目的都是想要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