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的土壤上,數不清的公司和產品,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它們當中的大多數,如盛開的曇花般,迅速凋零;少數存活下來的“幸運兒”,一部分長期默默無聞,終歸消失于歲月的塵埃中;另一部分則頑強向上,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牌。但即便是這些市場百里挑一成長起來的知名品牌,也可能在時代的急劇變遷中轟然倒塌,如我國曾經的日化第一品牌“活力28”、飲料行業第一品牌健力寶、歷史悠久的熊貓電子,國外昔日的手機巨頭諾基亞、全球最大網絡社區Myspace……
昔日風光無限,看似強大無敵,緣何突然間一潰千里?
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2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早已起航,在“口碑榜”最終榜單揭曉前,本期特別報道將為投資者全面分析中國優秀上市公司商業模式的“進化論”。
商業模式 企業之魂
不同的公司走向失敗,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如不思進取、體制僵化、策略失當、競爭環境巨變等等。但對于這些不同行業、不同時代的企業而言,其失敗大多有一個共同的重要因素:商業模式。
所謂商業模式,簡言之,即以最合理的方式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通過最優實現形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價值,同時使自身達成持續贏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
競爭,是市場經濟最具魅力的一面,競爭產生效率,帶來優勝劣汰。好的商業模式,是一家企業適應競爭、在競爭中不斷壯大的必備條件。如百年老店IBM,從成立以來,其總共經歷了5次較大的轉型,先后抓住了“二戰”期間對于軍需、20世紀50年代軍需計算機、80年代開始的PC時代、90年代的軟件服務以及新世紀以來的信息服務等重大機遇,而每一次轉型,都意味著公司在商業模式上的徹底轉變。如今,IBM這家百年老店依舊生機勃勃。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并非一把“萬能鑰匙”,市場環境在變,商業模式同樣也需要隨之而變,固守陳舊的商業模式注定將被淘汰。如曾經的央視標王秦池酒,依靠“廣告+勾兌酒”的模式,秦池得以急速壯大。但在壯大后,秦池酒并未將重點放在提升自有酒窖產能、深入塑造自身品牌上,當遇到勾兌酒事件被曝光后,其迅速成為眾矢之的,市場地位一落千丈。
商業模式是公司的靈魂,其直接影響公司的發展軌跡、發展方向以及壽命。A股上市公司作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亦是如此,優秀的商業模式將帶領公司走上另一個臺階,而進化失敗的商業模式只有慘遭淘汰,投資者們,若你手中持有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存在著難以成功進化的風險,你還能淡定從容嗎?
家電商業模式的進化之痛
通過家電銷售數年來的發展,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商業模式進化為企業以及消費者帶來的改變。
回憶一下10年、甚至20年前,我們在哪里買家電?
百貨商場。在我國,上世紀90年代以前,百貨商場這種業態在家電銷售方面一直處于領跑者地位。百貨商場以占地條件為武器,以豐富的產品吸引顧客,加上幾十年沉淀下來的品牌效應,在老百姓心中形成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廠家對各城市大中型商場的爭奪,成為這個時期家電生產企業渠道競爭的焦點。
然而,進入90年代后期,家電流通領域由傳統大中型商場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以國美、蘇寧為代表的專業連鎖店出現后,立即顯示出價格便宜、品種齊全、選擇性強、服務專業的優勢,從百貨商場中分流了大量的購買力。而傳統百貨商場經營模式明顯滯后于環境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改變,表現在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反應速度較慢,對市場消費的適應力和引導力不強,既無價格優勢又無顯著的經營特色等。
因此,以蘇寧為代表的家電連鎖企業快速壯大,截至今年上半年,蘇寧在多個城市開設了1689家連鎖店,2012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65.07億元,員工超過17萬人。2004年成功上市融資的蘇寧電器也一度市值暴漲,輝煌時期較上市之初增長約30倍,成為A股市場一匹公認的“白馬股”。
然而,市場經濟沒有常勝將軍,商業模式也必須不斷進化,依靠家電連鎖大賣場這一新興商業模式,蘇寧、國美等新秀得以迅速崛起并成為行業巨頭,但隨之而來面臨電商的沖擊時,蘇寧、國美一度堅守的商業模式也面臨著轉型的巨大壓力。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電商“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蘇寧、國美的家電連鎖大賣場模式急需轉型的壓力。
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讓網絡購物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消費者購買家電越來越傾向于京東、天貓等網上商城。而網上購物的盛行卻對傳統的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帶來了重大的打擊。國美今年的半年報凈利潤虧損超過5億元,是9年來首次出現中期虧損,蘇寧的半年業績也出現明顯下滑。曾經依靠家電連鎖賣場成功打敗百貨商場的蘇寧、國美,如今不得不“二次創業”。目前,蘇寧已打造蘇寧易購作為旗下B2C的網上購物平臺,國美也有自己的線上品牌庫巴網,與京東等網上商城進行對抗。不過,蘇寧、國美能否轉型成功,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