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投資看什么?第一看風險發現,股權一定要清晰。很多企業都有歷史包袱,特別是涉及無形資產和設備評估的制造型企業,這些企業的股權很復雜,尤其要小心國有企業改制的企業,因為中國國有企業改制的企業審批程序不一樣,我們要以股權變化脈絡來進行公司的歷史調查。
對于偏早期的企業,企業家在設計股權時要特別小心。企業在創辦期,大股東(創始人)最好絕對控股;引進投資人的時候你要估算大約融幾次資,一般情況下創業企業在上市前最少都會融兩輪資金(不包含天使投資)。你釋放的股權比例要算好了,一般情況下會在20%~30%左右。還有一個計算方法,就是在上市的時候,你自己的股份不能低于40%,因為上市后你的股份又會被稀釋25%左右。因此,你在設計股權的時候要注意,剛開始持股要大,在第一輪融資時不要一口吃個胖子,第一輪融資要緊著花,夠花了就行了,等到企業的業務流量、用戶數、商業模式出來,甚至盈利出來的時候再進行高估值融資。最后,不要只引進一家機構,因為一家是老大就很麻煩,最好引進兩三家,當然也不要引進太多,比如七八家就太多,簽字都簽不過來。
第二看資產完整性。企業要想盈利的話,圍繞著商業模式的資產與核心技術必須是自己的,不能是別人的。國外帶回來的技術,在技術專利這方面要特別小心。
第三看經營風險,就是你的技術門檻在哪兒,你核心的東西是什么,有沒有風險。
第四看債務。大家都知道凈資產等于資產減負債,所以能讓企業死亡和破產清算的是債務。債務有很多種來源,有銀行債務,有其他債務,有應付貨款。銀行是法定債務,到期了要還款、還利息,所以民營企業要特別小心,和銀行的關系要處好,不要從一家銀行借,要從多家借,每家少借一點。還有就是企業要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不要產生或有的損失和負債,比如不給員工買保險或拖欠工資,這些都會引起或有的法律糾紛,有了官司企業形象就不好,有重大財務處罰的企業三年內都上不了市。
另外一點就是企業的價值發現。我們不是慈善機構,最終看中的是企業的資產和盈利能力,我們最喜歡投的是輕資產企業。我有一個業內流傳很廣的“987654321”調查要訣,就是我們的團隊會去見過公司90%以上的人,既跟大股東也會跟小股東談;堅持8點鐘到公司;至少到過企業7個部門;在企業連續待過6天;對企業的團隊、管理、技術、市場、財務5個要素進行詳細調查;與公司的至少4個客戶面談;調查3個以上的同類企業或競爭對手;有不少于20個關鍵問題;至少與公司的普通員工吃過1次飯。員工的感受和對公司的評價有時候往往是最準確的,因為公司對他不好他就不會在這里打工。
另外,公司的結構要簡單、清晰,不能一個人說了算。還有就是財務,大家看資產負債表,上面是現金,下面就是變現能力越來越弱的資產。從這個角度上講,下面的資產流動性弱,上面的資產流動性好,我們喜歡上面的資產。資產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用越好,大家不要相信奇跡。另外就是現金流,這對民營企業尤其重要,企業要既賺利潤又賺錢,有的企業賺利潤但發不起工資,現金流和企業的盈利之間要有一個配置Cye.com.cn。
還有就是現場體驗。我們投資前都會去現場體驗企業的精神面貌、文化、員工等,這些都非常重要。企業想上市,我有另外三個條件和證監會的條件不一樣。第一個是董事長要有上市的決心,第二個是企業要既賺利潤又賺錢,第三個是都按規矩出牌。
最后,說說我投資的十條準則。第一,每天都看《新聞聯播》,聽黨的話,跟黨走;第二,先選賽道,再選選手,在熟悉的領域做投資;第三,成長性是投資的核心標準;第四,注重技術,更要注重市場;第五,不要改變企業,要學會改善企業;第六,不僅投錢,還要投入增值服務;第七,懂得企業經營比懂得企業上市更重要;第八,投資就是投人;第九,要想走得長遠,就要保持謹慎;第十,學會合作,把聯合投資變成一種習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