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1年期的項目,現在要延長為2年。投產期一旦變長,公司計劃肯定會被打亂,這中間產生的損失,我們只能自己承擔。”該董秘認為,這對企業來說是不公平的,尤其傳統制造業利潤薄,如果沒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很難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目前企業仍準備再次沖擊IPO,并已經按照證監會要求完成了財務核查工作,有關上市材料也在整理中。盡管他認為,“現在并不是上市的好時機,股市大環境不好,證監會新領導上臺,將來政策還會出現哪些變動,現在也不知道”,但按照企業規劃,既然遲早還要上市,“不如現在就先排隊占個位子。”
“有不少企業是在當地政府推動下才選擇上市,”他說,“個人覺得,其實上市并不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
最受傷的行業
細數此次撤單的167家企業和109家中止審查企業,可以發現,軟件及應用系統行業、電子相關行業和機械制造相關行業,成為重災區,共計26家,4家中止審查;反而備受關注的太陽能及光伏行業,顯得“風平浪靜”。
2012年光伏行業繼續遇冷,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曾對媒體稱,“90%以上的多晶硅企業已經停產。”行業龍頭企業無錫尚德的破產更讓業內震動。同時,規模僅次于尚德的上市公司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難逃被接管的命運。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IPO企業申請情況,截至4月3日,太陽能或光伏行業的在會企業只有一家:浙江的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目前則處于中止審查狀態。該行業撤單企業共有5家,分別是浙江的恒基光伏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的裕華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的捷佳偉創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寧夏的日晶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蘇的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浙江嘉興市秀洲工業區的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主要從事超白壓花玻璃和普通深加工玻璃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其產品被廣泛用于國內外建筑、光伏發電等行業。公司于2012年7月向證監會提出上市申報,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1.2億股募集資金10億元用于擴大產能,預測項目完工后,利潤將增加18.14%。
那么,機械、設備制造相關行業又緣何成為撤單重災區?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的統計信息,2012年機械工業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4131.05億元,同比增長12.64%;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80355.95億元,同比增長12.54%。但銷售產值同比連續出現整體下滑的態勢,出口交貨值增長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9.09%。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行業銷售的下降,主要還是受到國際市場影響,此外,此類傳統制造行業面臨的轉型升級壓力也頗大,來自市場、技術、政府等層面的經營風險也日益高企。但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企業如能增強技術改造、調整結構,今年城鎮化和基建投入等這些政策層面的利好或許能給其帶來新一輪快速增長。
從區域分布來看,該行業撤單企業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區等。作為中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三大經濟圈,在擬上市企業資源保有量方面一貫平分秋色,因此成為撤單的主力地區也并不意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