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有大量長期負債,大量固定投資項目,抵押股權經營,運用過高財務杠桿的公司不投資。
對于一家有太高財務杠桿的公司,我們要保持警惕。資產負債率是一項固定費用,它可以放大盈利,也可以放大虧損。高負債公司賺得的利潤再高也不足以還利息。某些公司簡直就是資金黑洞,老是要改造生產線,上馬耗費巨額資金的項目,投多少都被它花光,還不產生效益(比如京東方),這樣的公司不值得投資。
9、主營在短期內多次變更的公司不投資
這些公司什么熱就做什么,老是介入一些“前景美好”的新興行業。新進入一個行業要投入大量資金拓展業務,有業務哺育期,還要面對原有從業者的激烈競爭,新入者勝算幾何?這些公司主營老是變更,說明它們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么,還有它們原來就是競爭失敗者(做得好為什么要退出原來的行業呢?),能期待loser們在新領域競爭勝利么?
10、在行業景氣高峰期的公司不投資
當我們評估一家公司未來的成長性的時候,不要被過去的歷史數據所迷惑,不是說過去有漂亮成長數據的公司未來就能一如既往的成長。格雷厄姆說過任何公司要長期保持20%以上的成長都是不可能的,而且任何行業都有周期,行業低谷一定會到來。當一個CYE行業已經持續多年整體高速成長,行業整體的利潤率明顯高于其他行業,每個從業者都活的特別滋潤,很多跨行業的資本都想要進入這個行業,而這個行業的門檻還不高,只要有錢就能迅速擴張產能,那么這個行業的危機就快要到了。(比如前期的光伏,近期的白酒)
11、在業務轉型期的公司不投資
主營業務轉型必然要經歷陣痛,而且轉型的效果難以評估。所以不管新轉型的業務多么有前景,還是應該看準了再說。典型例子如蘇寧的轉型。
12、收入停滯,盈利卻大幅增長的公司
如果成長型公司的盈利增長在較長的一段時間(比如9個月以上)大幅超過甚至是遠遠超過銷售收入的增長,這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這可能是人為會計處理照成的。一定要仔細的研究公司的財報細節,看看公司到底是怎樣從停滯的銷售收入中擠壓出如此超常規的利潤的,如果實在看不懂,建議放棄該公司,公司造假的幾率非常高。比如曾經的中恒集團就是如此。
13、用一次性收入粉飾報表的公司
比如用非主營的投資收入、處置資產收入、財政補貼粉飾報表,掩蓋主營的長期增長不力。
14、凈資產收益率低下,投資效率低的公司
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非常好的指標,有的公司擁有大量不產生效益的固定資產等著折舊,這些資產其實是“負資產”只會對盈利能力造成損害,有的公司長期有大量的現金躺在賬上吃利息,既不分紅,也沒有可供投資好項目,或者投資的項目長期看不到盈利,資金運用效率低下,既然它沒有能力為我賺錢,我為什么還要把錢投給它呢?
15、好大喜功的領dao人
有的公司特別愛做面子工程,比如巨資建辦公樓,買豪車,搞效率低下的投資工程,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不行薪酬卻很高,領dao人好高騖遠,熱衷于上項目喊口號和迎合風投搞市值管理,這樣的公司不值得投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