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只有兩三個人在做推廣,如果有二三十個人做,可能一兩年時間就能達到幾十萬的IP規模。”鄭勇說,資金是最大的攔路虎。員工工資一年要上百萬,軟硬件的配置也要上百萬,庫存、流動資金、付費廣告,這些都是鈔票,而對于草根創業者來說,數百萬元的資金投入太天方夜譚了。
東莞電子商務協會會長修細毅認為要成功打造一個電子商務平臺門檻至少要500萬。淘寶網成立之初就投資4.5億,截至2008年,阿里巴巴集團已對淘寶網投入金額達到34.5億元人民幣。當當網剛創建的前幾年也燒了數千萬。
專業市場
電子商務是把雙刃劍
富民、黃河這些專業市場并不差錢,但為何他們打造的電子商務平臺也默默無聞?向寧龍認為,電子商務對于做實體發家的專業市場是把雙刃劍!半娮由虅帐俏磥碲厔,不做吧不行,因為大家都在做;做吧,又擔心對實體店鋪有沖擊。”
電子商務平臺30-50商城CEO龔文祥說,傳統服裝品牌在做電子商務時,網購量不能超過總量的10%,因為這將給實體店鋪造成20%-30% 的沖擊。所以大多數專業市場在打造電子商務平臺時,只有已經入駐商場的商家才有資格上去開網店。
“做房地產出身的人去做電子商務,他們更關注鋪租收入,如果我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到時網上的銷售額比實體店賣得更好,那還會租我的鋪位嗎?如果實體店的生意變差,商戶肯定嚷著要減租。所以商場希望商戶在上面做做小生意就好了。”修細毅也持相同的看法。
東莞做制造業發家的企業老板也不乏富豪。修細毅認為,由于他們大多是做代工出身,一塊一毛打拼出來,現在動輒花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去做不熟悉的電子商務,他們不敢!皷|莞的企業家都是小富即安,他們的眼光和魄力跟江浙的還是有一些差別。”
在修細毅看來,這也跟東莞沒有風投氛圍有關,電子商務是高風險、高投資、高回報的行業,現在做得較為成功的電子商務平臺前期基本都是靠風投起家。同時電子商務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東莞也缺乏這方面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