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閑置物品“重生”
“換物是一種新的價值觀,是時尚的生活方式。如果物品有生命的話,交換成功,閑置物品就獲得了重生。”一家網站的論壇版主“愿意”說。
以物易物受到很多市民,特別是年輕人的歡迎。“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換給需要的人,不一定是兩件物品的金錢價值相等,只要換來的東西實用,自己喜歡就可以。”多次交換成功的市民小李說。
有網友認為,網上網下的換物行為不僅是一種交易的方式,也成為現代社會一種交往的方式和手段。“換客”的行為不僅能讓物品物盡其用,還能得到快樂。
“以物易物是節約型社會的新型生活方式。可以更合理、更低成本地調取資源,物盡其用。換物不僅是時尚,更是一種精神。”“愿意”說。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換客”經過交易成為固定的換物伙伴,甚至成為朋友。
不過警方也提醒,網上以物易物一定要留個心眼,選擇正規的“換客”網站,最好是同城交易。換物時仔細驗貨,避免上當受騙。據新華社
新華時評
穩定物價,商家要算“誠信賬”
太原市美特好超市、太重北區集貿市場等企業主體日前在太原市物價局舉行的一個會議上發出穩定價格、誠信經營倡議,得到現場100多家企業響應。一些企業承諾將增加商品投放量并降低白菜等部分商品價格。在物價波動明顯的當口,商家強調誠信經營十分必要。
當前物價波動主要體現在部分農產品價格上,雖然供需關系是主要原因,但也有投機炒作、哄抬價格等問題。今年以來出現的“蒜你狠”“豆你玩”到棉花、生姜價格暴漲,都有投機炒作問題。政府穩定物價政策措施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查處和打擊投機炒作、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國家發改委近日通報,受國務院打擊期貨市場投機炒作、穩定物價總水平等政策措施的影響,自11月12日起,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棉花跌幅達23.6%,小麥、玉米、秈稻等價格平均跌6%左右。
商品市場上,由于信息不對稱,商品定價權掌握在商家手里,一種商品價格定多高,消費者往往不明就里,商家能否做到誠信經營十分重要。常言道,商家無利不起早。做買賣總要付出辛勞,獲取利潤理所應當,但獲利行為應當建立在有益于消費者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高上,實現買賣雙方雙贏。唯有如此,才能使買賣越做越興旺。否則,無視消費者承受能力和心理感受,以損害消費者生活質量為代價牟利,必然破壞市場秩序,抑制消費,最終使買賣雙方利益受損。
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是當前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群眾關切的頭等大事。這種時候,作為市場主體的商家,有必要主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更講誠信經營,不參與哄抬價格,不做投機炒作的幫兇,同時努力開展各種讓利活動,為穩定物價出把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