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毫無疑問是2010年中國互聯網的新焦點。微博是社會媒體網絡平臺的其中一種,跟博客不一樣,它只能讓用戶寫最多140字,附加上一張圖片,或者一段視頻。但是,正由于微博設計上的短小精悍,它反而能提供一個方便的平臺讓用戶發表一些零碎的資訊,也方便他們吸收海量的消息。在微博上,用戶可以分享心情,可以把身邊的瑣事記錄下來,還可以交朋結友,甚至可以第一時間讀到很多新聞媒體上看不到的內容。在微博上,他們可以零距離的跟不認識的名人、明星、學者等互動,做到人人平等,互相尊重。在微博上,甚至不容忍出現作假,因為有太多人會十分有效率地站出來,把真相揭開。
微博在中國的應用正是方興未艾,這同時也暴露出些許的不成熟。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以至第三方應用程序的開發上,都還遠遠趕不上在國際已經有幾年歷史的“推特”(Twitter)。更不要說在社交媒體網站上做企業營銷甚至是電子商務了。
在國外,有眾多發展得不錯的社交媒體網站,包括了擁有5億活躍用戶的Facebook、有2億用戶的Myspace、有1億5千萬的“推特”、著名視頻網站YouTube、照片分享網站Flickr,以及近年蓬勃生長的博客網站等等。Web 2.0在海外是真正的進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中。近年流行的上網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又大大增加了上網的方便。移動互聯網肯定會大行其道,這也為不同的社交媒體網站推波助瀾。
在中國,之前出現過的“飯否”和其他微博平臺,都因為不同的原因流行不起來。一直到2009年11月,新浪微博的出現,又把這個熱潮推上去。而且這一浪非常的不簡單:只是一年的時間,用戶已經達到5,000萬!用戶數目還每個月增長1,000萬。看到這個勢頭,搜狐的張朝陽馬上重出江湖,親自領軍,要把搜狐微博做上去;騰訊微博、天涯微博等也密鑼緊鼓,虎視眈眈。因為,大家都相信: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真正來臨了!不但如此,隨著人民的購買力增加,大小海內外企業或者品牌,都紛紛利用社交媒體網站做營銷、公關甚至嘗試做電子商貿了。究竟應該如何做呢?很多所謂的微博達人都以專家的身份跑出來權充教練了。
筆者是一個在大陸工作的香港人,在媒體行業工作了二十年,算不上是什么微博專家。但是身處香港,有時正可以看到一些國外社交網站的發展故事,以至不同的個人和企業,怎樣利用眾多社會媒體塑造形象、宣傳推廣、促銷甚至是做電子商貿。在這里,我希望能夠能分享幾個成功的例子,讓國內的企業和品牌借鏡。
在海外,要做全面的社交媒體營銷,不能不做Facebook、Twitter“推特”和YouTube。在中國,Facebook的同類網站包括了人人網、開心網、若鄰網等;推特就是微博,而在中國最流行的視頻網站就是優酷網和土豆網。大家各有特色,功能不一樣,用戶群也不一定一樣。但是,能夠好好的整合,所能發揮的效果卻非常之大。試看幾個例子:
1、澳大利亞昆士蘭旅游局:“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2009年1月12日,昆士蘭旅游局發布招聘通告,面向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高薪聘請一名大堡礁漢密爾頓島看護員。當選者不但可以每日與陽光海灘為伴,還能享受半年15萬澳元的高薪。工作內容是探索大堡礁各個島嶼,每周通過更新博客和網上相冊、上傳視頻、接受媒體采訪等方式,向外界報告自己的探奇歷程。
看護員還需要喂海龜、觀鯨魚,并擔任兼職郵差,這可以讓他或她有機會乘坐水上飛機從高空俯瞰大堡礁美景。 另外,還有帆船航行、獨木舟、浮潛、潛水、遠足等多項活動等著看護員完成。
旅游局承諾給看護員提供一套別墅居住。這座別墅配備3間臥室、2個洗手間、全套設備的廚房、娛樂系統,另外,看護員還能享受私人泳池、景觀水療池、日光浴室、大觀景陽臺以及戶外燒烤設施,并能得到一輛小高爾夫球車,做島上巡視之用。
旅游局首先設立了一個招聘的官方網站,在上面除了以上的介紹外,還邀請任何認為自己能勝任的求職者,上載一段一分鐘的視頻介紹自己,并說服評判為什么自己是理想人選。同時,旅游局在Facebook和“推特”分別設置賬戶。網站啟動的第一天,便已經吸引了路透社的興趣,并馬上在美國各大電視臺的新聞里廣為宣傳。之后的幾個月,更引起全球轟動,各大電視臺、報紙、網站等加入一起發布,在YouTube的轉載總數超過100萬次,其免費宣傳效果之大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從Facebook轉介到網站的總共有33萬6000次,“推特”的就有3,170粉絲。終于,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的接近3萬5千人申請這個職位,之后有超過40萬人投票選出最后50名參與決賽。它的口碑傳播之強,充分發揮了社交媒體營銷的威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