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慢公司對人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它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慢公司們不會急于考慮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擴張,它們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在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用戶體驗上;它們不會盲目地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不會為了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就盲目定下不切實際的計劃。
“慢”并不是說這些公司的發展速度慢,而是說他們不焦躁、不急躁。37signals是“慢公司”的典型,它沒有輸,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電商網站Esty亦是一家典型的慢公司,2012年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F輪投資,在去年8月就已經獲得了超過5億美元的收入。
豆瓣曾經被視為中國互聯網的“慢公司”典型,然而,現在它已經明顯加快了商業化的步伐,甚至快得讓一些老用戶有些措手不及,事實上,如果連阿北都不得不將豆瓣帶往快車道的話,那么可以想見的是,更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更多的初創公司或許就更不可能慢得下來了。
難道,中國就容不下慢公司嗎?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也許,慢公司在中國互聯網環境中就是一個偽命題。
版權竊賊
版權意識的淡漠,對侵權行為的縱容乃至包容,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頑疾,是創新的最大阻礙,同時也是所有創業者最大的敵人。
網易LOFTER怒斥新浪輕博客抄襲,如今還沒有獲得后者回應,之前,騰訊幾乎成為中國互聯網全行業的公敵,被無數人啼血控訴。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
然而不止是那些體量龐大的巨頭會抄襲,名不見經傳的小魚小蝦也會侵權,創業者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版權糾紛已經成為互聯網的一種常態,相比那些還會有所顧忌、還會掂量影響力和聲譽的大公司而言,那些竊取別人的創業者往往會做得更加肆無忌憚。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故事在中國的互聯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那些想慢下去的創業者根本就是那些不愿、不能、不敢去動心思和創新的公司的盤中餐而已。
你的idea可能被竊取,你的產品可能被竊取,甚至你的界面、按鈕都可能被竊取,結果卻發現大家已經習慣并默認這種局面,沒有法律條款可以保證你的利益,那么你又怎么能夠靜得下心并慢得下去創新、創業。
這何止是不現實,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狂熱的市場
中國2012年6月底的網民人數為5.38億,較一年前的網民數量增長了10.9%,而同年的GDP增長率只有7.8%。這是一個用戶規模超過美國的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市場,這是一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超過一萬億元的大市場,這是一個網游和手游市場在600億元以上的市場。
市場這么大,用戶這么多,機會這么多,錢看起來這么好賺,簡直就是一個創業者夢寐以求的“人傻錢多速來”的好地方,于是,大家都涌入這塊市場之中。
一個產品成功了,必然有數十個相類似的產品面世,數億計的用戶市場,足夠大家從中分一杯羹了;大數據概念熱,人人奮勇爭先,云計算火,個個爭先恐后,反正提前卡位總是有利無害的,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投身到那些新而熱的趨勢和潮流之中;移動互聯網成為未來的主流,所有人都汲汲于懷,皆欲從中漁利,卻都擁擠在有限的游戲、社交等領域。
競爭的同質化、重復化、低質化,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已經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并且越來越觸目驚心。
我們似乎已經進入中國互聯網最好的時代,只要有足夠的眼光、執行力和運營能力,似乎人人都能從這個大金礦中攫取到寶藏。這就是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現實,對前景和未來的近乎狂熱的樂觀主義傾向甚至已經讓這塊市場變得越來越浮躁。
那么,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究竟還有多少人愿意慢下來,去認認真真地發現新的領域和機會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