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技術的出現,距今也不過16年而已,即使是當年力挺Wi-Fi標準的星巴克,估計也沒有料到Wi-Fi會普及到如廝地步,而如今作為星巴克同行的大小咖啡館們,早已經將“本店支持Wi-Fi”的標牌顯眼地擺在他們的上帝面前。
Wi-Fi的三種使用場景
就像大多數應用一樣,根據Wi-Fi的使用場景的不同,我們也可以將Wi-Fi市場分為家用Wi-Fi,企業Wi-Fi和商用Wi-Fi。筆記本電腦進入千家萬戶的同時,家用Wi-Fi開始迅速地發展起來,因為人們在擁有便攜的筆記本電腦之后,便實在無法忍受被一根網線綁架的現實。人們希望能把筆記本抱到衛生間,在馬桶上看看電影,這比看報紙的體驗好多了;家庭主婦們還希望把筆記本抱到廚房,邊燒著菜邊對著娛樂節目大聲笑;到了冬天,南方廣大的“取暖基本靠抖”的同志們在家里唯一的選擇就是鉆被窩,在床上玩玩筆記本電腦是冬天里最溫暖的事情。
企業Wi-Fi的發展也應該歸功于筆記本電腦,它在商務人士和技術支持人員的背包里變成標配后,企業Wi-Fi就大步發展起來了,于是你會發現企業里尤其是市場部和售前售后支持部門的辦公室里變得空曠起來,筆記本電腦取代PC機成為了辦公工具。
而商用Wi-Fi的發展則應該歸功于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尤其是在09年蘋果的iPhone4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之后,一夜之間智能手機的發展變得不可收拾,iPhone很快變成了街機,Android系統在巨頭谷歌的大力支持下借著這波浪潮更是大行其道,占據了大多數市場份額(據研究公司IDC的看法,Android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在今年前突破90%)。而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2中國手機應用市場年度報告》顯示,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4.5億人,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達到3.8億人。另有報道說,中國有1.2億手機使用Wi-Fi上網,我認為實際的數據應該要更多。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2012年11月份發布的《中國手機網民上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手機網民使用無線Wi-Fi的地點主要有三個,分別是家中(67.2%)、公司或學校(67.2%)和支持免費無線上網的餐廳、咖啡廳等公共場所(61.6%),分別對應家用、企業用和商用三種場景,可見Wi-Fi的普及已經是全方位的普及了。
商用Wi-Fi的一些應用
家用Wi-Fi和企業Wi-Fi的發展都已經經歷了許多年了,已經沒有討論的意義,而商用Wi-Fi則不同,雖然有一些先行者早已經注意到它的價值,但這塊市場真正被敏感的創業者和精明的投資人們所注意,就是這兩年的事情。我作為投資人,發現今年來接觸融資的商用Wi-Fi領域的創業者特別的多,光杭州地區就有十幾家。國內陸續有幾家商用Wi-Fi的服務提供商拿到了風險投資,這想這應該是商用Wi-Fi市場即將進入競爭白熱化的征兆了。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惑,商用Wi-Fi的想象空間到底在哪里?為什么創業者和投資人會這么熱衷呢?
我們處在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這個時代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所有的流量入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桌面、操作系統、搜索引擎,到即時通訊工具、瀏覽器、智能手機,再到電視盒子、電商平臺等等,歸根到底都是在爭奪流量。所以你看360也在做搜索、馬云在厚著老臉強推“來往”,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是血液,沒了血就要死。
當上述的這些山頭都已經被爭得你死我活之后,人們想到了無線路由器。路由器這么多年來一直是一個簡單的硬件設備,被靜靜地放在客廳的某個角落,但它其實是一個不會輕易消失的終端入口,因為寬帶的接入始終會需要路由器。你用任何設備上網,數據總是要經過路由器,最后層層傳輸到達對方網站的,也必須經過路由器才能返回到你的瀏覽器。創新工場的邱浩、小米的雷軍和YY的李學凌曾說:“只要能把路由器‘喚醒’,這將會是一個改變產業結構下一個大機會。”對這個說法我深表贊同。
3.8億人的口袋里揣著智能手機,這讓商家意識到,Wi-Fi就像水和電一樣,要成為店里的基礎設施了。對于傳統思維的商家而言,這可能會是一種苦惱,因為他們又要多花錢裝寬帶買無線路由器了;而對于具有一定的互聯網思維的商家而言,這其實是一種利好,因為Wi-Fi這種無形的電波,恰好像有形的橋梁一樣,將商家和用戶連在了一起。
商用Wi-Fi與家用Wi-Fi的一個明顯的區別在于,它有著營銷屬性,在那些需要經常找服務員要Wi-Fi密碼的小店里的Wi-Fi,不能算是商用Wi-Fi,那其實是家用Wi-Fi的挪用而已。基本上商用Wi-Fi在登陸時是不需要找服務員要密碼的,它可以直接連接,然后通過網頁認證登陸,網頁起著展示的作用,在網頁上它可以通過微博、QQ、手機號等各種方式登陸,也可以直接登陸。
很自然地,商用Wi-Fi可以很容易地幫商家實現CRM管理。我們接觸過一個創業項目,他們的無線路由器就可以通過微博登陸,登陸后會自動關注這家商家的微博,于是商家會很驚喜地發現他的微博粉絲每天都在增多,而且這些都是他最精準的客戶。對商家而言,其最大的價值在于,他第一次可以真實地抓住他的客戶群體,即使在客戶離店后,依然可以互動,傾聽他們的意見,如果有新品發布或者有優惠活動,商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傳遞給他的老客戶,這對商家穩定地保持高流量是有著很大的價值的。
拋開吸引客流和幫助用戶消磨等待時間、優化用戶的店內體驗等顯而易見的效果不談,商用Wi-Fi的展示頁面就可以做很多的文章。展示頁面是用戶在店內上網所必然要瀏覽的第一個界面,其價值不言而喻。大部分創業者進入商用Wi-Fi這個行業都是在這個展示頁面上尋求商業模式。最容易想到的是廣告:將無線路由器免費提供給商家,然后通過在展示頁面投放視頻廣告獲取回報。不同的服務商的廣告模式不盡相同,可以是服務商獨家運營,也可以是跟商家合作運營。
在廣告之后,大部分服務商會將展示頁面定格在商家信息的展示,如招牌菜、優惠活動等。也有一些創業者想得更遠,他們把電子菜單、電子商務等應用搬到了展示頁面,這樣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點單、購物及支付,在我接觸過的這類創業者中,還沒有太成功的案例,但我相信在今后會有更多的應用出現,趣味游戲、抽獎免單等小點子自然是不在話下。
在微信大行其道,“來往”拼命突圍的今天,商用Wi-Fi也可以與這些熱門社交工具相結合。眾多創業者中,能夠利用商用Wi-Fi幫商家導微博粉絲的很多,而能夠幫商家的公眾微信導粉絲的很少,我目前只看到杭州的樹熊這一家,其實微信這一塊大有可為。如果“來往”壯大了,也會是一個好機會,搞不好馬云會提供贊助也未可知,易信也是同理。
商用Wi-Fi的長遠想象
剛才提到無線路由器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因此“大數據”一詞難免要被提及,移動互聯網最讓人心動的地方就是大數據了。對于大數據的應用,需要無窮的想象力,可以有千萬種變化,我舉一些容易想到的應用。
數據的威力很大,對于商家而言,即使是自己店內的小數據,也能夠發揮很大的價值,因為它能夠被用來分析用戶的消費偏好。簡單地舉個例子:一家餐廳利用商用Wi-Fi可以收集到用戶的消費習慣,從而判斷哪些菜品應該下架,哪些菜品應該調整,哪些菜品應該更多地投入研發;也可以獲知各個時間段的客戶流量,靈活進行資源配置。
結合再多一點的數據,則不難分析出用戶的行為軌跡。用戶在A店消費,以后去了B店,又去了C店,如果它們都用了同一個商用Wi-Fi服務商的服務,則他們的軌跡就會被捕捉到。一個人的數據不說明問題,但如果是成千上萬的數據呢?結合數據挖掘的工作,大量用戶的共性消費習慣就可以很容易地被分析出來。我們在網上買了本書,你會發現以后買書的時候網站會自動向你推薦,而且相當精準,這就是大數據的力量。還是拿餐廳做例子,經過大數據的分析后,你可能會發現經常去大餐廳吃飯的人群更有可能選擇去足浴店洗腳,這個結論將會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因為以后足浴店的廣告如果投放到大餐廳的商用Wi-Fi的展示頁上,將會有更精準的效果,這個時代精準就是巨大的商業價值。
當然基于大數據可以做很多的文章,遠不止吃飯洗腳這么簡單。你可以分析出用戶在區域內的消費行為,針對經常去高檔商場的消費者和經常去咖啡廳的文藝范兒設計出不同的推廣模式;你甚至可能分析出用戶的信用情況,不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的信用情況會有很大不同,由此可以衍生出互聯網金融的配套服務,如P2P信貸等等。
難點在哪里?
創業之路自古艱難,對于眾多投身于商用Wi-Fi的創業者來說,成功之路不會一帆風順。最顯而易見的一個難點在于快速鋪開商用Wi-Fi熱點,不管是用廣告賺錢還是依托大數據,最根本的始終都是一個問題:“你有多少熱點?” 商用Wi-Fi對創業者的價值在于流量價值,因此在沒有足夠熱點吸引足夠流量的情況下,一切都是扯淡。
在與很多創業者接觸的過程中,我的總結是鋪開熱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即使在很多商業模式中,商家很多時候是免費獲得無線路由器的。
一是商用Wi-Fi的市場起步不久,教育市場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大多數的商家還停留在用家用路由器的階段;
二是隨著熱點的鋪開,創業者的線下維護團隊在急劇壯大,很多商家完全不懂路由器,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要解決,這也是制約熱點規模的一大原因,創業者叫苦不迭;
三是前期的投入比較高,尤其是向商家免費贈送的模式,需要墊入資金,增值服務(如廣告等)的收入一定是建立在一定規模的熱點基礎之上的;
還有技術方面的問題,如終端接入的數量和穩定性的限制,有些低水平的路由器接入20個用戶就癱瘓了,會導致商家的大量投訴。
在商業模式上,就目前為止,我認為商用Wi-Fi還沒有找到讓我們投資人眼前一亮的商業模式,對商用Wi-Fi未來前景的看好更多地是來自于我們的想象。目前最流行的廣告模式可以糊口,但不足以支撐出一個新的Facebook的誕生;其他的一些服務如電子菜單等目前還沒有到達成熟的時間窗;幫商家的社交賬號導入粉絲容易從商家手里賺到錢,但也不是長遠的發展思路。
但我依然很看好商用Wi-Fi這一市場,因為不管現狀如何,3.8億智能手機用戶擺在那里,這個市場已經有很好的用戶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強大的利益驅動會迫使創業者們尋找各種各樣的創新思路。有了如此肥沃的土壤,牛B的商業模式一定會生長出來,最終導致行業巨頭的誕生,這是商用Wi-Fi市場的發展規律,也是我作為投資人看好它的原因,B座12樓的文章中,也一直在試圖跟蹤商用Wi-Fi的發展軌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