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入WTI指標
由于之前的成品油調價機制被指不夠透明,調價周期過長等問題,現在市場還在密切注意討論已久的新機制將有怎樣的變化,以及會在何時推出。
“目前比較肯定的是,成品油調價周期縮為10天,宣布調價的機構不再是國家發改委,而是第三方。在發改委授權之后,宣布調價。”儲節旺稱。
坊間亦有傳聞稱,上述第三方機構可能就是新華社。
據業內人士稱,是不是新華社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調價權肯定不會像之前討論的那樣,交給三大油了。
新華社11月30日的報道也稱,據業內權威人士透露,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方向是堅持市場化的,但改革的步伐是漸進的,眼下不存在將定價權完全下放給企業的可能。
新華社在其報道中還稱,未來新機制中,可能會考慮把WTI納入到調價的參照油種之中。WTI主要反映北美地區的市場價格,相較布倫特,價格偏低。
據一位業內人士稱,中國在進口的原油中,掛靠WTI的比例是非常少的。即使是來自美洲原油,比如巴西原油,也是以布倫特作為參照基準的。如果將WTI作為參照油種之一納入到成品油調整的參照籃子中,那么會使得計算的價格比實際的價格低一點。
“不過即使如此,對整體水平的影響也不會太大。”上述人士稱,一方面是中國采用的是油種加權,因此如果給予WTI的權重比較小,那么拉低的作用不會太大。
目前國內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因此布倫特和迪拜原油價格占據相對主要的權重。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美國連接庫欣油庫的輸油管道已經改向,使得物流更為方便,不同區域之間的油價價差便會縮小。“我們預計明年價差會縮到5美元左右。那么納入的影響就會小很多。”上述人士說。
可查數據也顯示,截至12月3日,WTI與布倫特的價差已由之前創紀錄的30美元一桶逐步縮小到了目前的大約10美元一桶。
對于納入紐約WTI作為參照指標的意義,上述人士稱,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WTI每天的交易量常常可以達到70萬-80萬單,而布倫特高的時候也就是40萬-50萬單。因此作為全球重要的原油指標,其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上述人士稱,“我們還得注意到一點,那就是隨著加拿大和美國非常規的油砂和頁巖油的開發,在其國內需求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北美不排除未來成為重要的原油輸出地之一,那個時候北美原油作為中國重要的油源,其指標WTI對中國也同樣重要。所以現在這樣布局,也是有意義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