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音樂療法對抑郁、焦慮、強迫癥與失眠有不錯的療效。比如對抑郁者,治療師會先用抑郁型音樂讓患者產生同感,然后選用冥想音樂逐步啟發患者找到抑郁癥結,隨后再用特陽光的音樂引導患者產生積極樂觀的情緒。
不過,有時音樂治療還不光是“叫醒耳朵”。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學本科畢業生劉揚,也是一名音樂治療師,她不久前剛通過晃動搖鈴、沙錘等小樂器的方式,讓一位中風患者加快了手臂肌肉的康復速度。
收入可觀罕見“須眉”
音樂治療每次通常為兩小時至兩個半小時。尚屬初級治療師的焦亭底薪2000元,治療收費標準為每小時400元,而資歷深的教授每小時收入可達1000元。“做全職的收入比較可觀,一些高校的教師和醫院的醫生做兼職(沒有底薪),資歷深的治療師月收入可達萬元。”
記者發現,焦亭的同事清一色是女性,據了解,學習音樂治療學的女學生也占較大比重。對此,焦亭的解釋是“可能女性較男性更加敏感細致,善于觀察,愿意探索心靈。未來從事這份職業的男性應該會有所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