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鷹全球CEO遭免職:固執性格害了自己
cye.com.cn
時間:2006-12-27 11:57:01 來源:IT時代周刊
作者:齊介侖 我來說兩句 |
|
 |
|
1996年,時任浙江余杭市郵電局局長的徐福新,去日本考察時偶然發現了PHS技術(小靈通)的可用性,并迅速回國搞出了小靈通。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的徐曾密切接觸過多家國際通信巨頭,力圖合作開發,奈何對方均以小靈通技術落后為由,拒絕合作,其中華為、愛立信對此曾認真做過專項研究,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正是這些通信巨頭們的集體缺席,吳鷹才得以買斷該技術并強勢推廣。1998年,在國際巨頭紛紛不看好的情形下,吳鷹斥資數千萬發展小靈通業務,并最終一炮打響。
2000年3月3日,UT斯達康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登陸當天,股價一度高沖到73美元,漲幅達278%,公司市值瞬間膨脹為70多億美元,被納市戴上了2000年第一季度10佳公司的桂冠。
吳鷹下注小靈通,居然成功了。
股市的好消息以及媒體的吹捧讓吳鷹沉醉其間。天南海北飛來飛去,各種名人派對、財富論壇上總可見吳鷹的標志性身影,其氣勢、光環與大牌明星并無二致。在繼美國《商業周刊》2002年評定UT為全球IT100強,遴選其為全球成長最快公司之后,2003年,美國《時代周刊》更是將吳鷹與eBay創始人惠特曼、Google 全球副總裁Omid Kordestani、Dell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Kevin Rollins、搜狐總裁張朝陽等14人一道,給予了隆重的特別報道。
在這期名為“Tech survivors”的重磅推介中,《時代周刊》對吳鷹在小靈通技術上引人矚目的商業貢獻表達了耐人尋味的推崇:“吳鷹于1998年在中國推出小靈通業務時,估計誰也不會想到,截至2003年,其用戶能夠突破1800萬。而更為離奇的是,這種技術早在90年代初就已經問世于日本,而吳鷹愣是憑借他新澤西理工學院的電子工程學位,重新定義了小靈通概念,并以此說服了中國信產部的官員,讓他們相信小靈通是固定通信業務的延伸和補充,并將該技術賣給了中國的兩家固網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而這兩家公司當時也正躊躇于沒有移動運營許可證而扼腕嘆息中,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時代周刊》援引某位咨詢師的觀點,耐人尋味地披露:“吳鷹最奇妙的地方在于,他總是能夠將不可能的東西變得合理合法。” 但吳鷹的好夢只持續了幾年,隨著小靈通業務的急速落敗,UT決策層宛若熱鍋上的螞蟻。
他們從前都是將大把的力氣用在小靈通上,很久以來也未曾想過今后的發展謀略,滿心以為靠這一個東西就能夠吃上些年月了。
處境的尷尬逼迫變局的出現,扭轉頹勢成為當務之急。但吳鷹的押寶心態郁結在心頭化不開,其“大賭定輸贏”的氣質似乎已經全然融會在他的血液里:從扛著巨資砸入3G幾乎血本無歸,再到謀劃中國IPTV版圖結果前途渺茫,UT和它的精神領袖吳鷹仿佛無頭蒼蠅,開始到處亂撞。
吳鷹,那個被烙上小靈通標志的物質載體,此刻卻再也不想提什么小靈通了。
2006年10月17日,在位于北京 長安街東方廣場的UT斯達康中國總公司的辦公樓里,其市場總部高級投資關系經理張純面對《IT時代周刊》記者的提問說,吳鷹確實是在這里辦公,但現在去美國了,而且他經常是美國、北京、杭州 三地飛,時間很不確定。在與張純交流前,本刊記者在前臺和接待小姐聊天,對方稱吳總經常不在北京。
在其辦公樓的幾面墻上,分別擺放著UT的最新產品圖示、最新產品模型、各個時期的榮譽證書和獎杯,記錄著小靈通曾經的輝煌。據信產部發布的權威數字,2005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利潤上漲31.5%,而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僅僅增長2%。盡管從數字上看似乎仍在增長,但就行業整體而言,預期已很不看好。而UT的官方數字顯示,2005年,公司凈虧損4.62億美元。2006年僅上半年凈虧損就已突破3210萬美元。分析人士甚至預測,2006年UT全年財報將會比2005年更加難看。
在小靈通風光不再的時候,吳鷹終于也脫去了他那一層神奇的光環。不過,對于吳鷹不再就任CEO職位一事,UT方面稱,這只是公司讓吳鷹承擔更重要的職能,尋找公司戰略選擇,而不是因為小靈通的問題。
身陷泥潭
小靈通業務不再風光,吳鷹開始了新一輪的賭博。他頻頻在WCDMA、CDMA2000、IPTV等業務上下注,希圖扳回敗局。但這一次,命運之神顯然沒有再次眷顧他。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